葉正卿被驚醒時,馬車已到了靈光寺的山腳下。
車夫正欲叫醒他,就見葉家的下人神情倉皇地往下跑,車夫好奇,叫住下人一問。
才知是王氏在靈光寺的后山,跳河了!
廟里的和尚們和香客們正在幫忙打撈尸體,主持讓葉家下人回城報信。
王氏尋死,比王氏離京,更叫他難以相信。
葉正卿只當自己是沒睡醒,閉了閉眼,再睜開,下人驚慌失措的臉還在眼前。
他一屁股跌坐回馬車。
這怎么可能呢?
王氏那樣貪生怕死的人,怎么會自尋短見?
她死了,那些錢財呢?
很快,廟里其余的香客給了他答案。
“我見她跪在佛前哭訴,說為了夫婿和孩子奉獻半生,結果丈夫冷落她,還背著她養了外室,生了兩個外室子,最大的那個都十六歲了。”
一女香客道,“而自己的兒子,早早被丈夫送去從軍,戰死沙場,如今她孤苦一人,活著無望,當時我只覺她實在可憐,哭得那般絕望,
可后頭她懺悔說搶了別人的女兒來養,又沒善待,我便不同情她了。”
“對,我也聽到了,說是搶來的孩子才幾個月就被她丟去莊上,至今不知自己身世,任其自生自滅,實在惡毒。”
一眉目慈善的老夫人接話,“阿彌陀佛,她能來佛前懺悔,可見她是有了悔過之心。”
“我不覺得她是悔過,她可能是被男人養外室的事刺激瘋了。”
一中年男子道,“我見她在元寶爐里燒的是銀票呢。
哪有腦子清醒的人,會把活人用的銀票燒給佛祖。
那銀票厚厚一沓,只怕是把所有家當都燒了,這是存了死志,要報復她家男人啊。”
……
眾人在河邊圍著葉正卿嘰嘰喳喳,葉正卿大腦嗡嗡作響,王氏竟發現他養外室的事,還把所有錢財都燒了。
他原想著等自己官途順利了,再設法將兩個孩子接進府,記在王氏名下。
如此,兩個孩子便是葉家嫡子,于將來走仕途有利,可現在王氏一鬧,孩子的身份再也遮瞞不住了。
甚至還有可能背上逼死嫡母的名聲。
這王氏當真歹毒,平白毀他兩個兒子前程。
可又覺得王氏那樣的人,當真會死嗎?
畢竟這么多人下水打撈,都沒找到尸體。
剛這樣想,就聽到一女子喊道,“說到銀票,我想起來了,那人去后山前,往功德箱里塞了厚厚一疊,該不會也是銀票吧?”
另一人反駁,“我也看到了,但因不是銀票,我瞧著紙張里頭暈了紅呢。”
“紅色?銀票的章印可不會暈染啊?”
“會不會是血書啊?”
主持聞,忙讓人去打開功德箱。
果然是一封血書。
血書內容與香客們說的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控訴葉正卿對不起她。
又說闖鬼門關兩回,生下一雙兒女,最終卻無一人可伴她余生,甚至還要逼她上絕路。
最后是寥寥幾筆是同葉楨道歉,請葉楨原諒她。
血書是王氏放進功德箱的,某種程度上算是寺廟的東西,擔心里頭還有別的內情,主持當眾看了內容,才給了葉正卿。
這過程中就免不了被其余人看到。
不知是誰起了頭,“這葉夫人說對不起昭寧郡主,昭寧郡主也的確是幾個月就被送去莊子。
說明葉夫人當年搶來的孩子,就是昭寧郡主,那葉夫人自己的孩子呢?”
眾人紛紛好奇。
有門第比葉家高的夫人,直接問葉正卿,“是啊,葉大人,你們自己的孩子呢?為何要搶別人的孩子?”
“王氏攏共就生了兩個,她信中卻說自己的孩子要逼她上絕路。”
有人化作推理大師,“王氏已戰死,那逼她的就是她的親生女兒,說明她自己的女兒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