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雷厲風行的將監察司的一眾人員安排完畢,此事便已板上釘釘。
大臣們心中一陣悲號。
這么一來,往后的日子可是不好過了,想撈油水可是要仔細斟酌了。
而謝興和豐淮安等一眾老臣卻是雙手贊成,紛紛俯首相慶。
“陛下英明!”
對朝中之事的嗅覺再敏銳不過他們,但朝中貪污之事由來已久,卻是歷朝歷代不可避免的難題。
卻不曾想陛下如今竟是快刀斬亂麻,要著力清掃朝中的歪風,實在是妙級!
若不是朝堂威嚴,只怕一眾老臣要額手相慶,歡呼雀躍。
身后眾人雖多又不愿,但也從善如流,十分恭順的出恭維。
“陛下英明!”
然而陳銘緊接著拍案而起,又笑著說道:
“對了,朕昨日回城,見嶺南來的災民們群聚城外,相處十分和諧,此事皇后處理得當,乃是幸事。”
“不過宮中人不常出去,以后再出現此類事,皇后怕是也難及時出手。但此事歸根結底,乃是朕與百姓們相距甚遠,無法體察民心。”
“故,朕欲設擊鼓臺于宮門處,百姓若有冤情建議,可敲擊巨鼓,直接呈報宮中,朕必將親自知曉并處理。”
話音一落,大臣們只覺背后一涼,恐懼之意漫上心頭。
設立擊鼓臺,百姓直接面君,豈不是將下頭人壓下的那些事金盡數搬出?
雖然都是些雞毛蒜皮之事,但倘若鬧到陛下面前,那就是天大的事,受罰遭貶謫都是輕的,丟官流放都有可能。
畢竟陛下愛民之心昭昭,絕不允許惡霸或欺壓百姓之人存在。
原來先前的監察司才是開胃小菜而已,如今的擊鼓臺,才是拿捏眾人命脈的關鍵一舉。
此事若成,必將波及眾多官員!
謝興等一眾老臣皆是笑意連連,忍不住拱手相慶。
身后一些官員尚在猶豫,但那些額冒冷汗者,早已出列,匍匐在地,大聲宣告勸說:
“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日夜辛勞,為國優思甚多,夙興夜寐只為百姓謀福祉,乃是我大夏難得的明君。”
“但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無戰事,百姓安樂,少有不平之事,只需呈交京兆府,自有趙大人處理,何須煩勞陛下大駕?”
“是啊陛下,而且天下雖平,但難免有一些暴徒,趁機利用這面見天顏之機,若是對陛下圖謀不軌,實在是不得不防。”
“更何況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只要陛下一聲吩咐,自有千軍萬馬為您出戰,何須您勞心費神?”
眾人你一我一語,直聽得謝興眉頭緊蹙。
勸說之語匯成汪洋,似要將人淹沒一般。
直至最后齊聲而上:“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陳銘的笑意逐漸斂起,一步一步踏著穩重的步伐,邁步而下。
“眾愛卿的心意朕知曉了,不過為帝者,終歸是為百姓謀福祉,豈能因噎廢食,因為一丁點潛在的危險便棄之不顧?”
“朕心意已決。何秩!帶上一百精兵,即刻隨朕同建擊鼓臺。”
說完他便拂袖而去,背影凜冽而決絕。
這些個官員,一心阻撓擊鼓臺的組建,說什么為了自己考慮,可說到底,不過是不想讓百姓們的冤情上達天聽。
一個-->>個官員自私自利,以權謀私,滿口的仁義道德,卻不知在說給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