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不算長的號角聲吹響,約莫三里地之外的清軍騎兵分別馳出一支兩百人的小隊,迎向抬著拒馬的民壯,準備把這些大膽的尼堪全部殺死當場。
民壯們眼瞅著正在加速沖來的清軍戰馬,一個個不由得慌作一團,要不是帶隊的營頭大聲喝罵著,很多人就要丟下拒馬翻身而逃了。
就在這時,幾道霹靂聲在天空中炸響,城頭上四門數千斤的紅夷大炮次第打響,五斤重的彈丸呼嘯而出,在天空中劃出數道美妙的弧線后,砸向了正在向民壯們沖來的清軍騎兵前進的路線上。
兩顆先發的彈丸并未直接命中敵騎,而是在落地后陡然躍起撲向正在提速的清軍馬隊。
一名沖在最前的蒙古騎兵被落地后瞬間彈起的彈丸直接命中,上半身被砸的稀爛,胯下的戰馬仍舊往前疾奔。
擊穿他身體的彈丸并未減緩速度,而是繼續前沖,向犁地的犁頭一樣,在清軍的馬隊中犁出一條長長的血道。
彈丸所經的線路上,五六名清軍或是被直接砸死,或是坐騎中彈前撲倒地,然后被后面躲閃不及的戰馬踏成肉泥。
四枚先后飛來的彈丸供造成了二十余名清軍的死傷,倒地的戰馬也也在清軍馬隊中引起了不小地混亂,后排的騎手不得不提韁躍馬閃避,兩側馬隊的速度也為之大大減緩。
連續響起的炮聲宛如給民壯們打了一針強心劑,本來怕的要命的民壯們頓時膽氣一壯,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前沖,然后將拒馬隨意一丟,隨即在營頭們的呼喊下撒腿向后狂奔。
兩百多具胡亂堆放的拒馬形成了大片的障礙區,清軍馬隊在短暫地混亂過后再次提速沖來,但眼看到一堆無法穿越的障礙物擋住了去路,無奈之下只能眼睜睜看著百余步外羊群般的民壯跑回來壕溝以內。
大批拒馬擺放的雖然差強人意,但也能起勉強到遮蔽明軍兩翼的作用,周遇吉隨即下達了進一步的指令。
一桿赤色大旗左右擺動數下,四個長槍方陣分別向兩邊最外側的通道行去,穿過通道后向兩側前進,最后在拒馬后面組成了兩個大方陣。
緊接著,作為主攻的銃手方陣由中間的的兩條通道魚貫而出,在前行兩百余步后站定,匯集成兩個間隔十步、每排四百人,一共五排的大型方陣。
明軍的兩千騎兵和一千名刀盾手則是原地待命,隨時伺機而動。
兩千騎兵是孫傳庭抵達關外后,將寧遠附近堡城中的關寧馬隊整合而成的,因為數量遠教清軍騎兵為少,所以只能在較為安全地區域等候戰機。
根據事前的會商,明軍以防守的姿態出城列陣,等待清軍的大舉進攻。
這種布置并非秦軍不夠勇悍,而是孫傳庭想利用清軍上下普遍存在的輕敵念頭,準備將佛郎機炮的威力發揮到極致而采用的戰術。
有效射程四百步左右的佛郎機將會是決定這場戰斗走向的勝負手。
誘敵來攻,給清軍造成重大殺傷的同時,也會把清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這會使得陳奇瑜的奇襲更加有把握。
“阿息保,你帶五個牛錄正面準備,庫勒擦,你帶五百弓手、五百步卒去右翼,把后面的阿哈調來一千人,你指揮弓手掩護他們破除拒馬,之后格日楞帶一千馬隊沖,步卒跟進沖殺!今日定要教這幫明人看看我八旗的威風!”
騎在馬上觀陣完畢的阿巴泰大聲下達了命令。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