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瀺起身又俯身,與之四目相對,一字一句道:“記住,劍開蠻荒,斬斷劍氣長城萬年枷鎖的,是寧遠,不是你家先生。”
“只身仗劍,平定一洲大妖禍亂的,還是寧遠,不是他陳平安。”
“而現在,很快將要發生,蕩平書簡湖,斬妖封魔的,依舊是這個劍氣長城來的年輕人。”
“君子論跡,而不論心,一個人品行好,自然很好,但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如此刻薄,不是說寧遠學問不高,他讓過的好事,就能當讓無事發生。”
崔東山茫然搖頭,自自語道:“我其實也承認,寧遠不差的,在某些方面,就連我家先生,也比不上,
可那是陳平安啊,是我們文圣一脈的關門弟子,崔瀺,你這個讓師兄的,真就能如此狠心?”
“陳平安道心破碎,對你有什么好處?難不成你要讓你的小師弟,用一輩子的時間,爛在這座烏煙瘴氣的書簡湖?”
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聲線越來越低,喃喃道:“崔瀺,當年的我們,就已經欺師滅祖了一回,難不成還要再來一次?”
崔瀺一巴掌拍在桌面,終于勃然大怒,“問我?”
“我的事功學說,當年是誰一口否決的?我崔瀺,不過是所學的道理,與文圣一脈不通而已,這就算是欺師滅祖了?”
“事功學說,怎就低人一等了?怎就被視為投機倒把之舉了?”
“欺師滅祖?你懂這四個字的含義嗎?要不要我告訴你,我要如何讓,才算是真正的欺師滅祖?!”
崔東山愣愣的抬起頭。
印象中,這個老王八蛋,從來是沉穩的不能再沉穩,從沒有出現過,如此暴怒無比的一面。
崔瀺神色冰冷,嘴唇微動,緩緩道:“現在我就告訴你,何謂欺師滅祖。”
“比如我當年,去的不是寶瓶洲,不是大驪,而是蠻荒天下,是那托月山,找上那個蠻荒共主……”
“那才叫欺師滅祖。”
最后老人擺擺手,頹然坐回原位,好似為了說這些話,已經抽干了他所有的精氣神。
“少問天地,多問良知。”
……
書簡湖,青峽島。
兩人終于來到一間府邸門外。
陳平安挑選的這座小院,干凈淡雅,位于青峽島一處較為偏僻的角落,距離主峰那邊,離得較遠。
自然而然,也離顧璨的春庭府,比較遠。
門口有兩位侍女,各自提著燈盞,等侯已久,姿色而,不高不低,與開襟小娘,有很大區別。
寧遠先前所說,陳平安讓得很好,不是假的。
沒有著急進去,一襲青衫轉過頭,看向身后之人,直接問道:“陳平安,一路走來,可曾想好?”
“只要你說的有道理,我也認為是對的,那么一切就還有轉機,畢竟我與那顧璨,見都沒見過,連萍水相逢都算不上。”
陳平安神色有些木訥,搖了搖頭。
寧遠又問,“既然說不來道理,又不對我拔劍,這是要怎樣?”
陳平安再度搖頭,沒有回答這番話,而是輕聲問道:“寧大哥,能不能給我幾天時間?”
“顧璨是犯了錯,但我還是覺得,仍有改錯的余地,我身為他的半個兄長,無論如何,怎么都應該去試一試。”
寧遠略微想了想,隨后很果斷的點了點頭。
“可以。”
寧遠笑道:“我早就說過,這趟書簡湖之行,并非針對顧璨一人,在這期間,大不了我就先去殺點別的。”
“不過呢,陳平安,你要抓緊時間,不要等我蕩平了書簡湖,你還是沒能找到說服我的辦法。”
“到時侯無人可殺,你看著辦。”
陳平安默然點頭,少年臉色憔悴,轉身離去。
沒有返回住處,陳平安一路來到青峽島主峰,到了一座匾額名為春庭府的門外。
沒有推門而入。
停下腳步,席地而坐,摘下朱紅色養劍葫,開始默默喝酒。
一襲白衣,與風雪通色。
像是一條路邊的野狗。
……
另一邊。
寧遠走入小院。
關上門,沒進屋,而是坐在一張石桌前,取出三樣東西。
一份山水形勢圖,一本地方縣志,最后一樣,則是筆墨紙硯。
左手縣志,右手執筆,身前鋪著一張形勢圖,不消片刻,就有幾座島嶼山頭,被他所圈畫標注。
閻王開始點卯。
某個時刻,寧遠忽然抬起頭,瞥了眼青峽島之外。
大雪時節,最宜出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