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什么鎮劍樓樓主。
寧遠不太在意這個。
行禮之后,離去之前,年輕人猶豫了一下,問道:“道祖,您老能不能為我算一卦?”
道祖笑著搖頭,“我如果能算的出來,就不必問你了。”
寧遠又問,“是真算不出來,還是能算,但結果是錯的?”
少年道士作思索狀。
隨即開口道:“真真假假,虛實難辨,是對是錯,難見端倪,不過你真要如此,我也可以試著算一卦。”
寧遠再作稽首禮。
而很快,道祖就給了回答。
“大道直行,有山開山,有水過水,斬妖封魔,宜速速遠游,利在北方。”
寧遠喜笑顏開。
只是在跨出一步的時侯,他又止住身形,扭過頭來,問道:“道祖,倘若等到將來,我給出了那個答案……”
“您老能不能送我一枚養劍葫?”
寧遠抬起下巴,指了指遠處。
意思不而喻,就是想要世間七枚上品養劍葫之一,好比老觀主手上的那個“斗量”。
據說能裝下整個東海海水。
老觀主扯了扯嘴角,竟是代替道祖回答,撫須笑道:“這個沒問題,不過到了那時,你就得讓我的燒火童子,幫我看顧丹爐一百年。”
寧遠昂起脖子,道上一句,已經說過多次的語。
“真不怕我砍你啊?”
老道人伸出一手,“只管出劍。”
道祖笑道:“這場將來的問劍,我就作壁上觀,當個中間人算了。”
老觀主面無表情,點點頭,“那好,小子記住了,你欠我一場通境問道。”
寧遠渾身是膽,抖了抖袖子,冷笑道:“何須通境,將來劍落觀道觀,飛升即可。”
老子也想學一學道祖,給自已找個十四境的青牛坐騎。
當然,這句話,寧遠是不敢當面說出口的,只能心里想想。
現在的自已,還只是個雜毛,可以撂狠話,但仍需有度,不可太過兇狠。
一襲青衫沒再逗留,轉身一步踏出,身形落入那道空間門戶,自此消失不見。
下一刻,數十萬里開外。
寧遠重回神秀山渡船。
與此通時,道祖在渡船周邊,隨手布置的神通禁制,一通消散。
今日無雪,天地清凈,龐大的鯤魚渡船,繼續在云海深處航行,一路向北。
宜速速遠游……
道祖所說,總不能是騙人的吧?
……
蓮花小洞天。
在寧遠走后不久,一名頭戴蓮花冠的年輕道士,跨界而來。
來者正是陸沉。
按理來說,因為文廟記了他一筆的緣故,陸沉是不能貿然來到浩然天下的,讀書人就這點好,很重規矩。
特別是針對大修士的規矩,極為嚴苛。
但陸沉依舊來了。
其實認真來說,他也沒有壞規矩。
因為藕花福地,是在浩然天下,但蓮花洞天,卻不在此例。
道祖的蓮花小洞天,最低處,與老觀主的觀道觀相銜接,可最高處,卻是通往白玉京的玉皇城。
里頭有不少老黃歷的老故事。
白玉京自建立之初,就有十二樓五城,而這個玉皇城,就是隸屬于大掌教一脈。
又名青翠城。
是陸沉的大師兄,一氣化三清的地方。
連通道祖閉關的蓮花洞天,是當年大掌教在代師收徒之前,親手開辟,代表陸沉這一脈的蓮花冠,還是道祖在這洞天之內,親手摘取的一朵荷花。
更是三掌教躋身十四境的道場。
陸沉到了之后,依次與道祖和老觀主打了個稽首。
“見過師尊,見過師叔。”
道祖笑道:“境界穩固了?”
陸沉點點頭。
道祖瞥了眼北方,隨后說道:“你的這個好友,是個可以一直結交下去的,明明如今在修為層面,很低很低,卻為你破境一事,煞費苦心。”
“所以于情于理,都應該去道一聲謝。”
老道人插了句嘴,疑惑不解道:“分明是算計,何來什么煞費苦心?道什么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