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祠廟。
兩人一左一右,坐在大殿門口,儼然成了兩個看門人。
女子耷拉著腦袋,出神的望著地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寧遠忽然說道:封正之事,迫在眉睫,你先去吸收香火愿力,療養好了傷勢,我便為你敕封。
黑衣姑娘點點頭,跟行尸走肉一般,起身之后,坐在了神像下的蒲團上。
雙手掐訣,運轉她的神靈本命神通,這座大殿之上,就有了些許變化。
從那居中的女子神像內,開始彌漫出千絲萬縷的金色細線,繼而全數落在她的頭頂。
歸攏作一線,修繕真身。
世間山水神靈的祠廟,里頭供奉的金身塑像,并非是真身,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尊承載香火的容器。
神靈無法吸納靈氣,想要提升修為,就只能靠著轄境百姓虔誠上香,香火增長,金身更為純粹,境界自然也就會跟著提高。
水神廟香火極多,按理來說,據寧遠估計,數百年下來,要是無事發生,這位水神娘娘,說不定早就躋身元嬰。
要是這個過程中,還得到書院封正,將碧游府破格升為碧游宮,說不得上五境都不是什么妄想。
但這些都給她作沒了。
一有點香火,這位埋河水神就要跑去跟那巨妖大戰一場,受了傷,再用愿力修補,循環往復,落得個這般下場。
不過這種行為,寧遠并不覺得如何不妥,相反,還很贊賞。
畢竟一直以來,他就是這么做的。
寧某人出劍,從無二話,想打就打。
這也是他此行來的目的,要為這個水神娘娘,封正神格,把碧游府,破格升宮。
其實浩然天下的水神,只說內陸的湖泊江河,從古至今,都只有府,沒有宮。
這是文廟定下的規矩,內陸水神,哪怕躋身上五境,最高也只能稱為府。
因為宮這個字,意義太大,整個浩然天下,擺在明面上的,也只有四位。
五湖四海的四海。
也就是四海龍宮。
哪怕是前面的五湖,其內的水神也只能說是府君。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位于北俱蘆洲大源王朝的那座龍宮洞天。
所以認真來說,寧遠這趟埋河之行,也沒什么把握,能把碧游府升為碧游宮。
畢竟他是假的讀書人。
寧遠身上也沒有大伏書院的信物,更是一本儒家圣人的書籍都沒有。
名不正,也不順。
不過他有一方水字印,出自齊先生。
能不能真的封正不好說,但讓一名龍門境的水神娘娘結丹,不在話下。
至于為何寧遠挑明了身份,開門見山的說自已是書院子弟,要為碧游府封正,水神娘娘卻一臉的不情愿……
那就很好理解了。
因為這個腦子缺根弦的水神娘娘,極為推崇文圣的學問。
敕封尋常水神,只需要所在王朝的國君點頭,外加書院認可就行,但想要升為宮字頭,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這件事,意義重大,書院也無法決斷,必須上報中土文廟,若是得了首肯,學宮那邊,就會有一名副教主以上的人物,親自在功德林砍伐一棵圣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