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金丹的好壞,取決于這玩意兒轉化的真氣有多凝練。
說白了就是一個質量問題。
尋常的地仙修士,金丹普普通通,按部就班的吸納,所轉化而成的真氣,自然也是普普通通。
真氣質量低,驅使法寶,施展術法神通御敵,殺力當然也不會有多高。
而底子打的好的練氣士,例如讀書人溫養的文脈金丹,一顆金丹表面,出現那種書童捧書的景象,就是極為駭人。
佛家,道門同理。
寧遠的這顆金丹,而今被劍魂鑿擊的劍痕無數,品相極高,甚至氣府之內,形成了真氣化劍的光景。
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寧遠隨意一個彈指,就是飛劍無數。
就算不是本命飛劍,只是真氣幻化而來,在殺力層面,也不會有多低。
只不過躋身十樓之后,寧遠還從沒跟人廝殺過一場,饒是他,也不太清楚自已的真實殺力,到底在何處。
按理說,一路破關元嬰,寧遠的境界底子,應該是極為不穩的,但卻是恰恰相反。
年輕人也曾琢磨過,大致想通了幾點。
其一,他是第二世,前世十四境的修為雖然沒了,但是神魂還在,并且遠超一般的陰物鬼魅。
其二,這副肉身,是真真正正屬于他的東西,契合程度,甚至比上一世,還要高出不少。
這最后的第三點,無非就是資源了。
老道人送給他的飛升洗禮,讓他直接抽取了藕花福地六十年所滋生的天地靈氣,可見一斑。
齊先生的印章,山水兩印,雖然材質一般,但這可是天人境巔峰修士一手纂刻。
外加最后的劍氣十八停。
這是阿良精進過后的登山法,最關鍵之處,在于寧遠不是第一次修煉,不會有什么晦澀難懂。
更別說那把古樸劍魂,最開始還代替他,直接破開了十八座氣府。
重重疊加之下,造就了現在的元嬰劍修。
頭頂月色,忽隱忽現。
一襲青衫,閉目盤坐,心神散作兩半,一個修氣,一個練劍。
一夜轉瞬而過。
……
第二日,三人再次啟程。
寧遠這回兒改了線路,沒有再筆直一線去往太平山,而是調轉方向,朝著西北而去。
在地勢圖上,西北五千余里,有城名蜃景,是大泉王朝的京師所在。
這京城,寧遠要去一趟。
而在這五千里路上,還有三兩處必須要去的地方。
不出意外的話,身上這把劍,要見點血了。
寧遠來自劍氣長城,不是什么讀書人,他的上一世,身上殺孽極多,煞氣更是極重。
但來了浩然天下之后,礙于儒家規矩,還有別的一些原因,他至今都沒殺什么人。
藕花福地那幾個,一雙手都數的過來,半點意思都無。
沒別的,手癢了。
就三字,想殺人。
只是這里不是蠻荒天下,總不能因為這個,就提著劍到處去砍。
咱兒是劍仙,可不是劍魔。
但昨夜有個讀書人說了,從年輕人答應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大驪王朝的執劍人。
此后出劍,所有因果,所有生起的是是非非,都由國師大人擔著。
故而此次落劍桐葉洲,既是為崔瀺做事,也是為劍氣長城謀劃,寧遠想不答應都不成。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