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這道劍魂肯定極為厲害,但年輕人還是有些遺憾。
可能自已往后,無論境界多高,都溫養不出一把本命飛劍了。
回過神來后,看著手上的山水印,寧遠沒有再繼續多想,聚精會神,并攏雙指,催動一縷劍意,將其分為兩半。
齊先生當初沒有騙他,這枚山水印,材質普普通通,不是什么逆天法寶。
就只是先生用小鎮老槐樹的一截枝干,所雕刻而來。
正面是“寧十四”三個大字,他見過,而反面,則是一行小字。
念君子,溫其如玉。
寧遠有些疑惑。
反面的八個小字,字跡上來看,不像是齊先生所刻。
因為太丑了。
像是小孩子寫的,“念君子”四字,字跡歪歪扭扭,跟阿良的蚯蚓爬爬有的一拼,之后的“溫其如玉”,相對來說就好看了許多,許是一個小姑娘所寫。
山水印一分為二,成了兩枚印章。
山字印上面繪有一座山峰,而“寧十四”三個大字,就在山巔處。
水字印的八個小字下面,則是一條大江,分作三條支流,栩栩如生。
有山有水,寧遠的五行本命物,就有了兩個。
深吸一口氣,年輕人左右兩手并用,攥住兩枚印章,開始著手煉化。
劍氣長城的煉劍神通,是幾座天下的首屈一指,但煉物之法,就比較拿不出手了。
寧遠現在施展的,是來自于大玄都觀的一門煉制山河的古老煉物口訣。
心神沉浸人身小天地,一襲青衫忙著修行。
閉關修煉,時間稍縱即逝,眨眼便是七天過去。
這期間,阮秀一直待在寧遠身側,從未離去。
大多數時侯,少女都是坐在一旁,雙手托腮,百無聊賴的望著遠處,時不時瞥一眼自家男人,關注他的修行情況。
寧遠身上的變化,身為玉璞境的她,自然看得出來,但一直不曾開口詢問。
自從離開劍氣長城后,阮秀一直如此。
她很少會提出問題,也很少會提出建議,去哪,讓什么,也都是聽寧遠的。
甚至沒了神性之后,少女都不再專注于修行,之前在南苑國京城時侯,每當寧遠獨自出門,那些無聊時光,她都是領著裴錢,去逛南苑國京城。
裴錢是個坐不住的,充當寧遠右護法的第一天,她就撂了挑子,跟阮姐姐告知一聲后,背著槐木劍,在牯牛山巔上躥下跳。
山巔處的修煉之人,越來越多,甚至還來了許多松籟國的江湖中人,這些武夫雖然無法吸納靈氣,但在靈氣如此充沛的地方練拳,也是大有裨益。
裴錢也沒有落下練拳一事,在寧遠閉關的這些時日,她每天都會練習六步走樁,完事之后,再像模像樣的跟阮秀匯報。
照她所說,她從開始練拳以來,到現在已經整整打了五萬拳了。
不說江湖宗師,怎么也應該算是大俠了。
一天清晨時分,牯牛山山巔忽然一震。
海量的天地靈氣,在半空匯聚,最后竟是形成了一條靈氣溪澗,徐徐而落。
太平山黃庭,突破龍門境關隘,躋身金丹地仙之境。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