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邛沉默許久,隨意坐在地上,問道:“老神君,照你這么說,你手里的這些...燈盞,其實與那本命瓷,沒什么差別吧?”
楊老頭吐出一口煙圈,默然點頭。
小鎮自古就有本命瓷一說,整整三千年,鎮子里每個土生土長的孩子,都有一只。
修道資質越好,大道福緣越多,龍窯那邊燒出來的本命瓷,品相就越好。
小鎮早年廢棄的那口龍窯,其本來目的,就在于此。
洞天三千年,每一代的男娃女童降生,都會被人暗中取走一滴本命精血,用來燒制本命瓷器。
到了一定年份,這些娃娃一個個長成了少年少女,外界就會來人,從中挑選一個個修道種子,花費金精銅錢購買。
買了本命瓷,就相當于買了那個孩子的命,從而被仙家勢力帶走,上山修道。
好壞皆有。
好處是,被人買走之后,得以脫離小鎮牢籠,往后大道成就絕對不低。
壞處是,這些被帶走的孩子,本命瓷都掌握在買家手里,一輩子都被人牽著鼻子走。
最后那些沒被帶走的,自然就是資質不行的,這種孩子的本命瓷,沒有任何用處,毫無價值,最后會被一一打碎。
鎮子北邊那座老瓷山,遍地的殘破瓷片,就是這么來的。
三千年的破爛瓷器,積攢在了一塊兒。
一件瓷器,就是一條性命,就像人死之后的一座座墳塋。
阮邛接任洞天最后一位圣人,暗中知道了不少事。
那個草鞋少年陳平安,他的本命瓷,也有,品相還不錯,據說是地仙之姿。
只是后來,他爹不知從哪兒知道了這件事,便偷摸打碎了自已兒子的本命瓷。
此舉在幕后之人看來,就是大逆不道。
阮邛想要帶走秀秀的這盞魂燈,意思不而喻。
為人父者,自然不希望閨女的命脈掌握在人家手里。
但他又不敢對眼前老人有所不敬。
原因很簡單,阮秀這位天庭神靈,能轉世讓他阮邛的女兒,都是楊老頭的暗中謀劃。
說貼切一點,阮邛能有這么個寶貝女兒,都要給他老人家磕幾個響頭。
老人收起了燈盞,敲了敲煙桿子,說道:“拿回去這種話,以后就不要講了。”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點,這魂燈里裝的,只是你閨女的部分神格,約莫一半而已。”
意料之中,阮邛便沒有繼續索要,沉默片刻,正要走人,楊老頭又喊住了他。
“不打算問問你閨女與那小子的事兒了?”
起身起了一半,聽聞此,漢子又坐了回去,靜待語。
老人笑瞇瞇道:“記不記得當時阮秀離開小鎮之后,你在大驪邊境攔下她那日?”
漢子點點頭,閨女的事,自然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