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十二策,道盡浩然賈生。
寧遠靠著椅背,腦袋微微后仰,通篇細讀之后,心頭大為感觸,卻又生起一股無力之感。
昔年浩然天下,曾有天下機智計謀并歸賈生的說法,真不是什么空穴來風。
年輕人不會覺得,自已與周密是對立陣容,就故意貶低于他,不該如此,事實如此。
暫且撇開壞處,這本太平十二策,是真能為浩然天下開創太平的。
儒家收權,山上山下破開仙凡隔閡,九洲上下皆同力,諸子百家齊上陣……
十二太平策,總共可以劃分為十道。
殺人、誅神、斬妖、掠地、自由、文脈、香火、禁書、養龍,還有最后的三策歸一,登天。
當年賈生之計,不僅在于百年千年,最后竟是圖謀到了那座遠古天庭。
想要再現萬載之前的登天一戰。
清算所有遠古神靈,徹底斬斷神道香火。
割裂無垠的天庭轄境,開創數百上千個‘新人間’。
一襲儒衫帶著學生流白到了山腳處,揮了揮衣袖,收走這些懸空的金色文字。
落座之后,流白俯身泡茶,周密笑道:早年的一本拙作,寧先生莫要見笑。
寧遠挑了挑眉,擺擺手道:先生稱我為先生,真是折煞我了。
豈料讀書人搖搖頭,收斂神色,近四千年以來,只有兩人認可我的觀點,劍仙就是其中之一,深感榮幸。
周密推來一杯茶水,劍仙翻閱之后,可有什么見解
青衫客雙手籠袖,沉吟道:倒是有那么一點。
周密笑道:不妨直說。
寧遠思索半晌,緩緩道:先生文采,博古通今,所著的這本太平十二策……
在下出身于劍氣長城,是個只會練劍的糙人,但也能看個大概意思,所以我覺著,先生之策,能開太平,卻又無法長久。
讓儒家收權,以鐵血手段行雷霆之事,固然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聚攏一座天下的人心,可到底是過于偏激。
哪怕太平百年,也注定會一朝崩塌。
寧遠沉聲道:人心不可試探,同理,一樣難以掌控。
周先生自已所著,難道看不出這十二策的弊端
周密爽朗一笑,抿下一口茶水,說道:什么所謂弊端,寧劍仙說的還是過于委婉了。
分明是真正的后患無窮。
寧遠一愣,讀書人解釋道:我當年的想法,本就是要將人分成三六九等,擺開階梯制度。
修道之人,以境界論高低,諸子百家,由讀書人為首,至于凡夫俗子,一視同仁,歸為下等。
最后的妖族,則是最低等,淪為牲畜。
一襲青衫皺眉問道:如此...這與萬年之前的神權有什么區別
神族統御天地時期,世間萬族,都是充當牲畜,無論是人、妖、鬼等等,一切有靈眾生,都是如此。
周密不置可否,點頭道:沒區別。
但在我看來,只有如此,才能一鼓作氣,在短時間內剔除萬年積累的隱患。
寧遠忍不住開口,剔除之后,恐有更大麻煩。
讀書人依舊笑著點頭,這個無妨,只要功成,這些所謂的隱患,都不再會是隱患。
一瞬間,想到了某個可能,寧遠猛然抬頭,微瞇起眼,一字一句道:
難不成十二策之外,還有第十三策
周密略做思索,輕微點頭。
清算。
……
老秀才走入酒肆時候,姜蕓正在收拾桌椅板凳。
酒肆其實晚上也開門,只是沒什么生意,能來這兒喝酒的,要么是奔著忘憂酒去的,要么就是少數一些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