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驪國境,龍泉縣中。
小鎮本不叫這個名字,是最近幾天才有的。
聽說朝廷那邊來了幾個大官,直接進了督造署里頭,等這伙人再出來,小鎮就成了龍泉縣。
不止于此,這幾個大官的隨行隊伍頗為壯觀,浩浩蕩蕩不下千余人,除了那些個披甲士卒之外,大多都是有著一身本事的壯實漢子。
這支隊伍從京城而來,抵達龍泉縣境內后,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等到了小鎮之時,硬生生開鑿出一條寬敞官道。
而且聽一些督造署里傳出來的話,這些人還會在此停留不算短的時日,為龍泉縣周邊,繼續修建條條官道,造福后世。
為此,督造署門口,也張貼了許多告示,因為工錢還算厚實,小鎮里那些個無所事事的青壯漢子,絕大部分都跑去找了個差事。
一大清早,陳平安起身之后,里里外外仔細的將宅子打掃了一遍,少年坐在大門處,無所事事,好似就等著那一抹日出。
草鞋少年扭頭看向一處宅子,一座比自家宅子還要破敗的宅子,內心有些愧疚,想著要不要花錢修繕一番。
這宅子從小就沒見人住過,但陳平安一直認為它不是被人遺棄之物,因為每年年底,隔壁院門都會換上一副新對聯。
宅子屋頂破了一個大洞,是上次陳平安牽制搬山猿,故意將其引到此處,后者一腳踩踏所造成。
少年回身去了屋內,很快收拾好自已的行李,里頭的物件不多。
其中就有六袋金精銅錢,據寧姑娘所說,極為珍貴。
其中有三袋子,是當初寧大哥托他將仙鹿賣給賀仙子所得,自已能得一袋,剩下的,則是寧大哥的。
只是自從那日鐵匠鋪子一別之后,寧大哥就沒了蹤跡,陳平安這些時日經常都會跑去鐵匠鋪那邊,可始終沒見到人。
一縷日光傾斜向下,幾聲雞鳴緊隨而來,陳平安想起一事,連忙去屋內拿起一把鑰匙,再從自家米缸內帶上一碗大米。
推開隔壁院門,打開雞籠,撒米之后,陳平安蹲在地上,默默看著幾只老母雞和雞仔啄米。
宋集薪離開之時,顧不得帶上它們,所以稚圭就托付給了陳平安,讓他沒事就來喂雞,還說屋內留了點銀子,用來買稻米。
草鞋少年琢磨了半晌,起身之后,再次回到自家宅子,帶上行李,將兩邊院門都鎖上,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泥瓶巷。
少年今天要遠行。
陳平安起得早,老街還沒什么人,只有鎖龍井那邊站著三三兩兩前來打水的婦人。
聽說這口井跟那老槐樹一樣,都沒了靈氣,不僅是水位下降,喝起來的味道都沒有以前那么甘甜,而在井口處,那條鐵鎖也不知去向。
老槐傾倒,主干都沒了蹤影,原地留了個大坑,像是被人連根拔起。
包括十二腳牌坊樓,原先陳平安就覺得那些匾額上的字,缺少靈氣,如今再看,好像成了死字,只有黑白,再無光彩。
草鞋少年不知道那一日發生了什么,不僅后來沒見到寧大哥,連齊先生都不見了身影。
小鎮東邊他也去過,竹林依舊,學塾依舊,唯獨少了那個先生。
少年離開老街,踏上一條鄉間小道,迎著朝霞,六步走樁。
到了鐵匠鋪子,陳平安在門口張望了幾下,估計阮姑娘還未起身,就一邊練拳,一邊等候。
很快有個青衣少女推開大門,打著哈欠,陳平安立即收拳站定,笑道:阮姑娘,早啊。
阮秀愣了愣,看向他身后背著的行囊,陳平安,你要去哪
陳平安說道:我今天就要出遠門,要去那座新的山崖書院,特地來跟阮師打個招呼……還有阮姑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