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陣圈禁天地,一尊尊古老神將各自施法,飛劍破碎又凝聚,殺妖若割草。
城頭之上,寧遠劍指頻出,那處戰場,三頭玉璞境妖族修為最高,卻是最先身死,被無數飛劍戳了個千瘡百孔。
剩余妖族,更是不堪一擊,飛劍殺敵之后,又筆直切割大地,劈斬出無數條縱橫交錯的巨大溝壑。
直接將戰場分為了兩半。
這邊劍氣長城的劍修,清理完剩余妖族之后,面面相覷。
從劍陣憑空出現陣斬妖族,到如今分割戰場,才過去十數息而已。
這邊沒了事干,那邊飛劍雨落。
陸芝深深的看了寧遠一眼后,傳音收兵。
大多數劍修都選擇回到城頭,極少一部分殺紅了眼,提劍直入妖族腹地,有的死,有的活。
寧遠也不會去救,沒必要,除非是自已的親近人。
一襲青衫劍指橫移,劍陣隨心而動,十六把巨大飛劍迅猛抬升,又去往更后方一處妖族腹地。
老大劍仙看著那些古老虛影,咂巴了幾下嘴,問道:你還學了點兵家術法
那句‘天地十方,御靈成劍’,就是來源于兵家,是一種請神之術。
寧遠實話實說,隨口道:不會,這句敕令刻在劍冢上,我只是照著念而已。
少年又補了一句,走了一趟浩然,啥也沒學會,原本跟著一位鑄劍大師學手藝,想著將來回了劍氣長城,就……
寧遠頓了頓,反正就是沒學會,這不是灰溜溜的跑回家了。
少年手上劍指不停,說話間,就已殺妖無數。
妖族大軍最后方,大妖曜甲看著前方的無數同胞死絕,終于隱隱動怒。
蠻荒天下從來不缺妖,這些個崽子里面,少的,一胎十幾個,多的,能有數百上千。
這也是為何,每次妖族出兵,最低都是百萬之數,都只是為了練兵,死多少都沒什么所謂。
蠻荒信奉強者為尊,等級制度森嚴,任何一頭飛升境大妖的誕生,都是吞食無數同族而來。
數萬劍修對陣百萬妖族,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而蠻荒這邊的目的,顯而易見。
小妖死多少都沒事,只要一場戰事之后,里頭有小妖以殺破境,或是在廝殺之中誕生出本命飛劍,那就值得帶回去好好培養。
戰場之上,許多妖族見身旁同伴身死,還會隨手摘下同胞一顆尚有余溫的心臟,當場嚼碎,補足妖力。
用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至于大妖,都是坐鎮后方,劍氣長城這邊,也會有一位大劍仙壓陣,一方不動,另一方也不會出手。
沒有定下規矩,但萬年以來,早就成了默契。
仙人境以上,都不會在小戰事中出現,至多玉璞。
寧遠此舉,等于算是犯了雙方規矩。
他祭出的這座兵家劍冢,殺力堪比仙人境劍修,放在千里戰場上,就是屠殺。
那對于妖族來說,任由他這么殺下去,這場戰事就沒了意義。
放任不管,一炷香內,妖族將會百萬伏尸。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數量幾乎是沒有作用的。
就像寧遠身旁的老大劍仙,有他在,萬年以來,沒有妖族能越過城頭。
老大劍仙的戰力,殺飛升猶如宰狗,不管是紙糊飛升,還是王座大妖,都一樣。
多年后的城破大戰,身旁的這個老人,只出了一劍,不為殺妖,只為一城飛升,保留劍氣長城的年輕種子。
老人并非與那妖族大祖不能一戰,只是背靠劍氣長城,對敵一座天下,后繼無力,就算與那大祖拼死互換,之后怎么辦
沒了陳清都,之后十四王座將會傾巢而出,那些遠古蟄伏的大妖也會一一現世,巔峰十劍仙再能打,也打不贏一座天下。
那樣只有一個后果,就是人間再無劍氣長城,全部死絕凋零。
但變數來了,因為如今的城頭之上,多了一個十四境。
他可以肆無忌憚,有多少妖族殺多少,沒有半點后顧之憂。
眼前的這頭王座大妖,就是開胃菜。
少年并不擔心那大祖,要是真能提前出關,他豈會蟄伏這么多年
與此同時,大妖曜甲高居王座,腳下山岳一閃而逝,瞬間便出現在戰場上空,如泰山壓頂,鎮壓寧遠那座兵家劍陣。
劍陣雖說沒有一觸即潰,但也被金精王座壓碎了小天地,無數飛劍仿佛失去了靈性,憑空消散。
王座之上,不斷有金色大妖尸骨墜落,瘋狂激射而出,快若閃電,更是敵我不分,凡是觸碰到的妖族,沾之斃命。
大-->>妖曜甲冷冷的看了一眼寧遠,殺意宣泄,沒想到劍氣長城,也會不守規矩。
他看不出寧遠的境界,但不會聯想到十四境,因為如今的數座天下,十四境純粹劍修,只有那個陳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