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十九章 濟南(六)

      第三十九章 濟南(六)

      想到這里,魏博秋也感覺極是頭疼,以后這仗估計沒以前好打了啊。因為根據審訊得來的消息,在弗里斯船長等人之前,已經有過一艘船只前往清國沿海進行交易了,他們向清國出售了“數十門火炮”以及大量火繩槍、燧發槍。火槍倒沒什么,但那些機動靈活的野戰火炮就很討厭了,而且北京的韃子朝廷也不傻,他們還知道請荷蘭人派遣教官為他們講解黃衣賊行軍打仗的戰術概要,他們當然還知道請求荷蘭派人教他們鑄造輕便火炮——關于這一點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遠東也急缺這類人才而告罷。

      弗里斯船長是第一次來遼海與清國進行暗地里的貿易。他和他的部分隨從在北京臭氣熏天的牢里蹲了兩年半后,于47年秋被放歸。清廷派人護送他們一路趕到浙江,然后悄悄出海南下前往福爾摩沙,終于在1648年春末輾轉返回了巴達維亞。與他們一同來到巴達維亞的,還有清廷向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放貿易的承諾——前提是荷蘭人答應向他們出售武器、派遣軍官講解黃衣賊虛實及戰術戰法,同時指導“我大清”的工匠們鑄造那種輕便的野戰火炮。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清廷還是頗具眼光的,他們明白荷蘭人想要什么,也明白機動性超強的黃衣大炮在戰場上巨大的威懾力和統治力,因此與荷蘭人的合作稱得上是雙贏。荷蘭人也被清廷開放貿易的承諾所深深吸引,據他們所知,目前尚控制在清廷手里的多個省份盛產生絲這種在歐洲銷量很大的緊俏貨物,另外還有瓷器這種銷量不大但利潤率卻很高的商品,對目前開支浩大的東印度公司(在東印度群島、錫蘭、印度等多個地區與葡萄牙、英國勢力爭雄)來說,在財政上卻也不無小補,因此,這才是他們與清廷進行貿易的最原始的動機,為此哪怕不惜破壞與東岸人的口頭約定也在所不惜。畢竟,和可愛的銀幣比起來,與黃皮膚的異教徒的一些不成文的約定算個屁啊!

      “不管你是否準備為自己進行辯解,你們都破壞了規矩,弗里斯船長。”魏博秋站起了身,用力捏住了荷蘭人的下顎,將他的頭抬起來,看著他湖藍色的眼珠,說道:“無論貴公司是否知情,你個人的行為都已經破壞了我國政府與貴公司的約定,因此,我宣布‘卡斯特利庫’號三桅帆船及其貨物將被沒收。你和你的部下們將到一處工地上勞動以接受懲罰,這是最終判決,你無權上訴。來人,把他們送到芝罘島上去采石,現在就出發。”

      送走了這批東印度公司的雇員后,魏博秋又坐下了身,拿出信紙開始給邵樹德寫信。他覺得現在已經沒必要再去濟南了,因為形勢很明顯有了重大變化,他還是返回大泊港去比較重要,荷蘭人說不定會有什么報復舉措的!

      信里的內容主要就是關于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滿清朝廷之間貿易的事情,此外當然還有一些他的牢騷:無非就是物資生產不足,前線消耗太大,讓他們省著點用之類的。信寫完后交由斥候飛奔而向濟南,之后魏博秋又在煙臺逗留了一陣子,主要就是檢查附近農田里的小麥、玉米等作物長勢。

      今年是東岸人第一次在膠東地區大規模屯田,種的作物是什么都有,不過小麥、玉米、高粱等主糧仍占多數,大豆、紅薯亦有小規模種植。至于土豆,因為脫毒技術不過關,產量已大不如前,目前只在氣候較冷的庫頁島、黑龍江流域以及釧路港附近種植(寒冷地區毒性低),聊做補充。

      魏博秋樂觀地估計,在秋收以前清軍基本不可能大舉進入山東——事實上就是秋收后,限于山東半島的地形,清軍也不大敢深入登州地區——因此,今年的糧食產量相比往年肯定會有一個飛躍,這將有力地支持魏博秋接下來大手筆開發庫頁島和蝦夷地。

      7月15日,就在魏博秋離開煙臺前兩天,邵樹德的親筆回信到了。他的信中囑咐魏博秋,盡快與荷蘭人交涉。若是荷蘭人不肯退讓,則蠱惑鄭氏進占臺灣,東岸海軍可予以協助。(未完待續。)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