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江南貢院籠罩在一層薄薄的、帶著墨香與水汽的晨霧之中。
一輛懸掛著“林”字徽記的精致青帷小車,在兩名青衣小鬟的隨侍下,穩穩停在了貢院側門。
車門開啟,一位身著鵝黃云錦春衫、外罩月白輕紗披風的少女款款而下,正是易容改扮、收斂了所有銳氣,只余下世家貴女溫婉氣度的夏簡兮。
她手中捧著一個紫檀木雕花提盒,里面是林家今年新制的頂級“雨前龍井”,這是林家每年固定送給貢院幾位德高望重夫子的節禮,也是她此刻最好的通行令牌。
門房顯然認得林家的車駕和這位時常代林家走動、人美嘴甜的“小小姐”,殷勤地引著她入內,徑直前往后院長史周文博的靜室。
周文博年近六旬,清癯儒雅,是江南文壇耆宿,執掌貢院文書庫藏多年,對院內一應物事爛熟于心。
見到夏簡兮,他捋著花白的胡須,笑容和煦:“林小小姐親自來送茶,老朽有口福了。代老朽謝過林老爺、林夫人。”
夏簡兮巧笑嫣然,動作優雅地將提盒奉上:“周伯伯客氣了,外祖父常說,貢院諸位夫子清正治學,滋養江南文脈,林家不過是盡些微薄心意,這是今年頭采的‘龍鱗’,芽葉細嫩,香氣最是清雅,特意送來請您品鑒。”
她一邊說著,一邊親自打開提盒,取出一個精致的青瓷茶葉罐,又自然地幫周文博沏上一盞新茶。
氤氳茶香中,氣氛融洽。夏簡兮看似隨意地環顧了一下靜室,目光落在書案上鋪展的一方雪白宣紙上,那紙質地細膩堅韌,紋理特殊,正是“澄心堂”無疑。
“周伯伯這里的紙,看著就不同凡響,”夏簡兮適時地流露出恰到好處的好奇與贊嘆,指尖輕輕拂過紙面,“這就是傳說中的‘澄心堂’吧?果然名不虛傳。我在家時聽祖父提過,此紙乃貢院秘制,千金難求,尋常人家連見都難得一見呢。”
周文博聞,臉上露出幾分矜持的自得:“小小姐好眼力。正是澄心堂紙。此紙制作繁復,用料考究,產量極少,歷來為御用及少數特許衙門、勛貴所專供。我貢院承制此紙,亦是職責所在,每一刀、每一張,皆需登記在冊,不容絲毫差錯。”
他語氣中帶著對規矩的敬畏和對職責的自豪。
夏簡兮眼中適時地流露出敬佩與一絲向往:“原來如此嚴格。那……除了宮中和特許的衙門,還有哪些地方能用得上這樣好的紙呢?比如,像周伯伯您這樣的文壇大家,或者您那些同窗好友,會不會也……?”
她問得天真,帶著點小女兒對“特權”的好奇,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引向私人流向。
周文博啜了口茶,微微搖頭,笑道:“老夫可不敢擅用。此物非同小可,皆有定數。至于同窗故舊……”
他略作沉吟,似乎回憶了一下,“澄心堂紙管控極嚴,非公務不得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