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徐辰山曾公告玉山州百姓,護國公府謀逆一事。
但此事又有多少人會信?
“我相信護國公!”
其中一人站起來,神色決然。
“我曾在北境經商,見識過宋家軍的英勇!徐辰山當知州這些年,除了搜刮民脂民膏,
也沒干過一件好事,他說的一個字我都不信!宋公子如果有需要我們配合的,盡管說!”
有人相信宋家,自然也有人不信的。
但州府的官員跑了,他們根本沒得選。
“別的我不敢說,但徐辰山確實不是什么好官,我全家都在這里,
除了信你,也沒有別的可以做了,你說吧,我們要做什么!”
宋九安將一個冊子攤開,手執毛筆。
“將你們現在大概的存糧數量告訴我,由我們統一分配糧食,價格統一,
將糧價調回正常時期,先讓百姓的生活回歸正常,當然,如果有糧商不同意,
依舊高價,那即便出再高的價格,我們也不會賣糧。”
外之意,方才他們只是先禮后兵。
你們根本沒有選擇。
“你們有糧?!”
玉山州糧價飛漲,還是因為徐辰山將所有儲備糧搬走,糧商沒有糧。
當地糧商都沒有糧,他們竟然有?!
“這方面你們不必擔心,我們會想辦法。”
宋九安沒打算說,糧商們只好聽從安排,報上目前自有的存糧數量。
這其中有多少真實性,尚未可知。
但第一步暫時達成。
而布行也基本一致,只是更多的是補充棉絮等保暖的材料。
離開前,有人仍然不死心,往官衙里面探頭探腦。
這時,戚元月拿出了徐辰山的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