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謹哥?”
“看到這城墻沒有,這是長安侯耿炳文與都指揮濮英以及宋國公馮勝以唐朝皇城為基礎修建起來的!”
“我知道,洪武爺考慮過在此建都。”
“對,你看那鐘樓,那重檐攢尖式屋頂和紫禁城中極殿相同,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這樣的東西只能用于皇廷。”
蘇懷瑾輕輕嘆了口氣:
“唉,早知道長安這么熱我就該挨頓打躺上個把月的,這一路簡直要了我的命,還得使勁趕路,人都要散架了!”
吳墨陽笑了笑:“這不是來了么,這苦日子不都結束了么?”
蘇懷瑾笑了,翻了個身,望著吳墨陽道:
“對了,你說余令住在哪里,他家不會還在賣布吧,他要默默無聞,這滿長安的到哪里去尋他去!”
“那就只能讓衙門查黃冊咯!”
“對了,茹家當家的叫什么來著?”
“茹讓!”
蘇懷瑾點了點頭:“哦,讓哥……”
馬蹄陣陣響,茹讓雙手交叉身前,規規矩矩的站在門口。
聽著越來越近的馬蹄聲不停的吞咽著口水。
馬蹄聲緩緩停止,如灰塵緩緩落下……
看熱鬧的百姓慢慢的圍了過來,他們望著高頭大馬羨慕的議論紛紛,都在想這是哪里來的貴客。
茹讓深吸一口氣,緩緩地吐出,抱著下馬車的板凳快步小跑了過去。
輕叩車窗,茹讓夾著嗓子低聲道:
“茹家茹讓拜見大人!”
“嗯,免了,我不算什么大人,也就一個跑腿的而已。”
蘇懷瑾從馬車里鉆了出來,看了一眼茹讓,抬起頭又看了看茹府門楣,忽然朝著茹家門楣拱手道:
“忠誠伯賢人君子,子嗣定然不差,云南一別已過百年,風采依昔,門楣有望。”
茹讓知道這是在說自己的老祖宗茹鑑,聞趕緊道:
“茹家不敢,精舍已經準備妥當,大人里面請,稍休息片刻,為大人接風洗塵!”
“請!”
蘇懷瑾扭頭望著門口的一老者,忍不住道:“他是誰!”
“回大人,小人的叔父,實不相瞞小子年歲不大,怕招待不周,就把叔父請了過來,請大人多多見諒!”
“官員?”
朱縣令趕緊道:“下官擔任長安縣縣令一職。”
“宗室子?”
“是!”
蘇懷瑾笑了笑:“倒也少見,如此說來學問一定很好!”
“不敢!”
蘇懷瑾是紈绔不假,但紈绔不代表著他傻。他們這樣的世襲大族里的孩子,從懂事起見到的人那都是非富即貴。
哪怕他學問不好,那也僅僅是學問不好而已。
很多東西也不是書本上可以學來的。
窮苦的孩子需要摸爬滾打遍體鱗傷才能學會的人情世故,人家耳濡目染間就已經學會了。
在不知不覺間蘇懷瑾說話的口吻語氣就已經和他老爹一樣。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直白卻直指問題的根源。
朱縣令低著頭,再次伸手虛引道:“請!”
蘇懷瑾抬腳跨過門檻,后腳還沒進,一只狗突然沖了出來,沖著蘇懷瑾等人猛地狂吠了起來。
“來福,來福,快過來,乖啊,快過來,哥哥對不起,我……我……”
一女子緊隨其后,眼淚都要出來,一邊道歉,一邊呼喚著這只狂吠的狗。
茹讓臉色大變,他覺得當初就該聽余令的。
聽余令的吃頓好的,就不會有今日,這要讓客人不喜,那該如何是好。
吳墨陽望著狂吠的狗突然笑了,和蘇懷瑾對視一眼后兩人竟然一起笑了。
兩人這一笑,蘇家護衛也跟著笑了起來。
茹讓和朱縣令只覺得頭皮發麻。
這么嚴肅的場合,這群人竟然一齊笑了起來,這是要干嘛?
這狗完了!
“讓哥,你家這狗叫什么?”
“來…來福!”
眾人聞又笑了起來,在前些年京城蘇府經常會碰到一個小子。
那小子靈秀的很,就是名字平凡到了極點。
也叫來福。
如今這個狗竟然也叫來福,這也太好笑了。
蘇懷瑾覺得自己這么笑不好,自己是客人,應該要知禮,懂禮。
強忍著笑意,蘇懷瑾憋著笑道:
“好名字,好名字,我有一好友也叫來福,也賤兮兮的!”
茹讓松了口氣,聞忽然就愣住了,忍不住道:
“他……他叫余令是么?”
吳墨陽聞忍不住大驚道:“你認識余令!”
“認識,咋能不認識!”
蘇懷瑾沒想到找余令竟然這么簡單,趕緊道:
“快,快,講講他在干什么,是不是還在賣布,也在城中么?”
在錦衣衛面前茹讓不敢有絲毫的隱瞞,跟著客人的腳步,挑緊要的事情說了一遍。
眼看就要到堂屋了,客人突然止住了腳步。
“啥,知府讓他挑糞,一個人看七畝地,還不讓人幫忙?”
蘇懷瑾深吸了一口氣。
他沒想到這地方知府竟然無法無天到這種地步,讓官員去挑糞。
蘇懷瑾興奮地搓著手,娘類,這一來長安就有功勞往手里跳啊,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自己運氣這么好,一來就要辦一件官場的大案么?
“吳墨陽!”
“在!”
“帶人去封了高府,拿掉他官帽,再把高府仆役全部拿下,重審”
“是!”
吳墨陽點了七個人呢,騎著馬就開始朝知府的府邸沖過去。
見看熱鬧的百姓還沒離去,吳墨陽大聲道
“錦衣衛辦案,通通閃開!”
朱縣令望著四處奔逃的圍觀百姓,忍不住喃喃道:
“額滴神啊,余令他在錦衣衛真的有人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