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狀元夏書杰名草有主,雙榜眼郁正然立馬就成了眾貴女眼中的第一香餑餑。
據查,郁正然是前朝大富商郁家嫡系傳人。
兩朝交替的戰亂時期,郁家主支失蹤。有人說郁家早就在海外建設了一個海島,分批搬到島上去了;也有人說他們躲進了深山里一處世外桃源,里面有山有水有河流,田地、農場、各種作坊俱全……
直到17年前,郁家人再次出現在西南邊的喀城,在那里開了郁家的“好味道”酒樓。相傳前朝時候,郁家的發家產業就是“好味道”。
十幾年來,“好味道”幾乎已經遍及大周,京城里也有兩家。
不過,如今郁家的主子就只有郁正然這位17歲的少年郎,聽說郁正然身邊有六大忠仆,為首的是主理外務的郁大管家和打理宅內所有事務的郁媽媽。
因為郁家主子年幼,郁家對外除了生意合作,沒有什么應酬,外界對郁家現狀了解的并不多,有交情往來的更沒有多少,京城里就只有丁家了。
丁家的祖籍就在喀城,當年郁家到喀城,買的大宅院跟丁家正好在一條街上,一個街頭,一個街尾。不過那條街上都是大戶人家的大宅院,整條街上也只有五戶人家。
有一次丁家老夫人乘坐的馬車馬兒被爆竹驚到,撒蹄子狂奔,虧得郁大管家經過,制服了馬匹救下丁老夫人。此后兩家就開始往來,郁家的內管家郁媽媽很懂得養生、保養的訣竅,極受丁家老夫人、幾位夫人的歡迎。
郁正然與丁媚兒也算是青梅竹馬。加上兩人長的都是極為漂亮、玉雪可愛。丁家也喜歡讓他們倆一起玩。反正倆人都年幼。在喀城也沒有京城那么多的規矩。
郁正然十一二歲的時候,郁家突然急急離開喀城去了玉林縣,只留下一戶下人打理宅院,說是郁正然的外祖父生病、想念外孫,要郁正然搬去同住。
但是這些年,在丁老夫人她們遷到京城前,逢年過節,郁家的下人依然都會送禮物到丁宅。當年丁老夫人一行進京,經過玉林,還到郁家宅子里坐了坐。
這次郁正然進京趕考,也是第一時間到丁府拜訪。
郁正然的身份一經“揭秘”,一眾官媒、私媒更是趨之若鶩,要知道,當年郁家的地位幾乎等同于現在的大周首富南宮家。就是如今,其它不說,只那遍布大周、客如流水的“好味道”就足夠好吃好穿地養活一大家子了,而郁家卻只有郁正然一個主子。
真正的大財主加文武雙全呢!進門還沒有公婆要侍候、沒有小姑小叔要操心……除了像馬家那樣別有所圖的人。之前盯著夏書杰的人家幾乎都立馬把視線轉向了郁正然。
馬家也不是看不上郁正然,只是除了他們的“別有用心”。還有馬凌兒“非夏書杰不嫁”的決心不是?
而郁家大宅里,郁先生帶來了主公的結親意向,馬家的馬凌兒、兵部尚書牛朝陽的嫡長女牛蘇兒、或者安國公府的司馬妍。司馬妍因為年齡小了些(12歲),被排到了最后。
郁正然不太樂意:“我才十七歲呢,不急吧?”他的眼前現出小仙子靈動的身影,可惜,太小了,才十歲,郁正然莫名地沮喪起來。
郁先生笑了:“你確實不急,可是那些貴女和她們的家里急啊。少主,主公列的這三位可都是美女,名聲也都非常好,不會辱沒了少主。再說了,聯姻主要是為了助力,喜歡不喜歡還在其次。事成之后,少主想要什么樣的女子不可以?”
理是這個理,可心里還是不舒服。當然,也只能在心里不舒服,不能夠說出口的。
郁先生知道郁正然是個理智、忍耐的主,這么點事根本不是問題,也沒有糾結,轉移了話題:“少主,同科之誼向來受到重視,你要好好利用。你目前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盡快取得皇上和關鍵重臣的信任,二是盡量多與優秀的新科進士交好,尤其是夏書杰。不過,少主要記得一句話,欲速則不達,目前階段只要與他們交好即可。關注他們的喜好、性格、優點弱點,不要急著去籠絡,以免引起懷疑,那位從來就是個多疑的主。”
“是,我會小心的。”郁正然點頭,讓他與夏書杰交好他很樂意,“本以為會同他一起進翰林院,誰知他倒是好運,直接到了那位身邊當差。”
郁先生安慰般地笑道:“他是金喜達的義子,有著其他人沒有的優勢,就算沒有他,那位也不可能輕易讓另一個人得了那樣貼他身的差事,沒什們好羨慕的。如果能籠絡到他,這倒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