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本來是個歡樂的日子,夏府二房卻是一片愁云慘淡。
“怎么可能呢?那花都成那樣了,趙玉發還動了手腳,怎么可能救活?”夏霖昂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不只他,就是那趙玉發也是想破了腦袋都想不明白,明明是個死局,卻硬生生被張財恕盤活了。
按照趙玉發自己弄的契約,現在他不僅得不到云園,還要賠上趙家的瑰麗園。更讓他嘔血的是,白白給了張財恕一個攀上景王爺的機會。
誰都沒有想到,那景王爺正好要到玉林附近,竟然心血來潮親自來接他的那株“點絳唇”。趙玉發一臉忠誠地向景王爺稟報說張財恕自詡能力出眾,與他打賭能讓那株點絳唇比之前更美麗,他為了給王爺驚喜,讓王爺更滿意,把花兒送到張財恕的云園去了。
本來景王爺是要在驛站坐等人家把點絳唇送來,一聽這話興致大起,站起來就興奮地要去云園。
趙玉發一路上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不僅能得到垂涎已久的云園,還能看到張家被震怒的景王爺“整治”,同時也有一些擔心王爺暴怒之下會“牽連”到他,畢竟,當初申請這個差事的是他們趙家。
一行人到了云園,接到消息的張財恕帶領云園一眾人在大門口跪迎,大管家小心翼翼地捧著那株生氣盎然、千嬌百媚的點絳唇跪在張財恕旁邊。
景王爺見到花兒果真比在南方時長得還好,大喜之下連聲贊嘆,還親口邀請張財恕參加王府在下個月舉辦的賞花宴。甚至突發童心,樂呵呵地要為張家和趙家的“賭約”做見證人。
趙玉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口血堵在心口下不去、又不敢吐出來。滿腦袋只有“怎么可能”四個字,想多了情不自禁決了口:“怎么可能?這是原來那株嗎?”
張財恕還未出聲,景王爺先不高興地皺著眉:“怎么不可能?本王一直養著的花。本王還能不認得?這花盆上、枝干上都有本王做的特殊記號呢。愿賭服輸,大男人怎么連這點氣度都沒有?本王最看不過那些輸不起耍賴的人。”
嚇得趙玉發趕緊跪下求饒:“沒……沒……沒耍賴。”
景王爺也不再理睬趙玉發,興致勃勃地拉著張財恕談論養花之道,張財恕對茶花培育技巧和見識的精通讓他嘖嘖稱道。
有景王爺這個見證人,趙玉發不敢賴賬,又不敢上門求張財恕(那份賭約是他設計張財恕的),只好讓夏霖昂去說合,以六萬兩銀子買下自己的瑰麗園。
張財恕沒有見夏霖昂,大管家一口回絕:“一株花,他趙玉發的賭約中就要我們賠3萬兩。現在整個瑰麗園只六萬兩。他趙家這么看不上自己家的瑰麗園?”
其實張財恕真心對趙家的瑰麗園沒有興趣,他的云園已經足夠大,沒必要再弄一個。培植茶花。重要的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最后大管家給了一口價:十萬兩。
趙玉發費了這么多年的心血,自然不肯舍棄瑰麗園,咬牙湊齊了十萬兩。而夏霖昂因為說合不力,他的茶花鋪子不再享受瑰麗園給的特殊優惠。說好送給他一個精通養花的伙計也沒有了,還受盡趙家的冷遇。
夏霖昂把俞氏嫁妝田換來的銀子都投入茶花鋪了,沒有特別優惠,自己對茶花又根本一無所知,做下去就等于砸銀子,厚著臉皮求助張財恕無果。只好關了鋪子。其間的損失讓俞氏著實哭鬧了一番,而興災樂禍的周氏則是大大出了一口氣,生怕二房又攛掇老太太不肯分出去。搶先到族里說了分家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夏府的一場大鬧騰。
夏府里兩房爭銀子,書瑤家的院子里,書杰和張財恕也在為了銀子爭執。
張財恕堅持要將趙家的十萬兩銀票給書杰三人,他認為書杰救了那株點絳唇。為張家保下了云園,還避免了景王爺的怒火和降罪。甚至讓自己攀上了景王府,書杰三兄妹帶給他們張家的福氣已經太多了,他哪里還能再藏著那銀票?
可是書杰不肯收啊,他已經得了云園三成的份子,說什么也不肯再收那么多銀票。
最后,在夏若云和柳媽媽的調解下,二一添作五,兩家各一半。
本來就疼愛書杰三人的夏若云,在知道“點絳唇”事件的真相后,更是把三個侄兒侄女疼到心坎里,想著書杰能收下一半就好,身邊有充足的銀子好辦事。而另一半,她和張財恕可以先幫他們存著,等他們長大后,嫁娶都少不了銀子。
在夏若云和張財恕心里,現在書杰三兄妹的唯一嫡親長輩就是他們這對姑姑姑父了,他們以后自然要為三人考慮、甚至張羅親事。
過完十五,書文考進玉林縣最好的啟蒙學堂“祥林幼學”,開始了每天由大哥接送的學堂生活。而書瑤也開始到徐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