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楠單單是收購造紙廠的手續跑了一個月,直到過了年都沒有跑下來。
倒不是手續多難辦。
而是因為東北是一個人情社會。
屁大點兒事都要找人,托關系。
同樣的一個項目的手續,在深城一天可能就辦完了,在江浙地區最多三、四天。
但是在東北,自己跑了一個月都沒有頭緒。
各單位相互踢著皮球,根本就是不作為。
最后蘇楠認慫了。
在目前東北的大環境下,蘇楠想要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地區的風氣和營商氛圍是根本不可能的。
蘇楠實在沒有功夫在東北和各部門扯皮。
所以,在東北開廠的計劃只能擱淺。
這是蘇楠穿越之后遇到的第一次挫折。
但蘇楠并沒有灰心。
他明白,現在失敗,并不代表以后也失敗。
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己總會有機會的。
不知不覺,時間已到了1988年。
春節已過,內地已是春暖花開,但東北地區依舊是天寒地凍。
過年的時候,蘇楠去了趟深城,他發現,華龍公司和平康公司都遇到了瓶頸。
由于華龍公司研制的國產交換機投入使用,進口的交換機價格大跌。
由于進口的交換機的品牌效應,在與國產交換機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更多單位傾向于使用進口品牌。
這讓華龍公司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業務開始開始處處受阻。
華為公司為此不得不裁員。
除了一些必要的技術人員之外,其余的人員大多被裁退。
整個華龍公司只剩下了二十多個員工。
蘇楠和龍震飛商量了一下華龍未來的發展方向。
華龍公司不能再大面積擴張了,必須找好主攻方向。
二人研究后決定,主要經營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專業的交換機了(pbx)技術。
這方面國內還是一個空白。
如果能填補這個空白,華龍公司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巨大的發展。
接下來,龍震飛將主要的研發資金都用在了研究小企業交換機技術上。
由于有了之前交換機的技術積累,所以,研究很快就獲得了突破。
而隨著pbx交換機的研制成功,華龍公司也漸漸有了起色,渡過了之前的困難期。
與此同時,蘇楠投資的平康公司卻發展得十分迅猛。
馬月折利用自己的人脈,一通操作之下,平康公司在成立的當天就攬下了第一筆業務。
深城商務局下屬一個企業的全額保險。
只這一筆業務,平康公司就進賬上千萬人民幣。
現在是八十年代,上千萬人民幣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平康公司一炮而紅。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馬月折又憑著自己的人脈攬下了幾筆業務。
短時間內,平康公司直接進賬三千多萬。
這個業績,是蘇楠和馬月折都沒有想過的。
保險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啊!
這三千多萬,幾乎全都是凈收入。
如此一來,平康公司一瞬間成為了國內少有的大型保險公司!
按照約定,除了留下一部分資金做平康公司的發展資金。
蘇楠和馬月折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七百多萬。
蘇楠一夜暴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