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楠短時間內在深城投資了兩個華國未來的商業巨鱷。
他很清楚,如果沒有什么意外,自己未來完全可能成為華國首富。
但這并不是自己的終極目標。
上一世,漂亮國聯合一眾小弟對華國進行打壓,技術封鎖。
既然自己穿越了,就要打破漂亮國的技術封鎖。
讓華國徹底崛起。
到那時,什么蓋茨,什么馬斯克,通通都要被自己踩在腳下。
等川普上臺,就算想要打壓華國也有心無力!
當然,這需要時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蘇楠帶著孫琳琳游走于華龍公司與平康公司之間。
不得不承認,龍震飛和馬月折絕對是商業奇才。
在蘇楠資金的加持下,他們很快就將公司做大做強。
兩個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
而且蘇楠的這兩個合作伙伴都可以獨當一面。
蘇楠也插不上手。
更何況蘇楠也沒打算奪權,只要能賺到錢就好。
專業的事,還是要專業的人來干。
這邊的生意蘇楠不用操心,坐等收錢就成。
蘇楠決定再干點別的項目。
前世,東北的發展遠比南方滯后。
以至于拖了全國人民的后腿。
如果能通過自己的能力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也是不錯。
蘇楠就琢磨,自己可以在家鄉打造一個擁有現代管理機制的企業。
通過企業的發展帶動家鄉的發展。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就像浙江義烏的小商品,溫州的鞋,宜興的紫砂壺。
讓家鄉像東部沿海地區一樣先富裕起來。
只要能把前世的一系列大企業,大公司吸引到家鄉落戶,那么,一定可以振興家鄉的經濟。
當然,蘇楠知道這樣做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首先是資金問題,自己還沒有積累足夠的資金。
其次是政策問題。
第三就是成本問題。
東北地區冬季寒冷,企業來到東北之后,失去了沿海便利的海運條件。
東北遠離內地,交通成本也會增加。
而且冬季供暖成本也高。
這一切,都制約著家鄉,乃至于整個東北地區的發展。
所以,要揚長避短。
現在的東北,還是華國的重工業中心。
擁有眾多的企業。
但是因為吃了幾十年的大鍋飯,企業沒有生氣,全靠吃計劃經濟的紅利。
不思進取,而且排外,想要吸引外地商人前來投資談何容易。
雖然東北地區有大量豐富經驗的產業工人,龐大的企業資產,農業與礦業資源相對豐富。
但這些企業都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不像后世那樣大量關停,甚至破產重組,工人下崗。
蘇楠就琢磨,如果自己能將家鄉的資源先一步整合。
就會讓家鄉的企業擺脫困境,從而避免后世大量關停的命運。
現在東北各地都在進行招商引資。
自己如果兼并一些有發展的企業,發展科技,一定可以改變家鄉落后的面貌。
蘇楠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決定在江城收購一家瀕臨破產的小造紙廠。
然而讓蘇楠感到無比郁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