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霜在安國公府十年。
十年前,她還只是個七八歲的小姑娘。
父母雙亡,又無親人,只能在街上乞食。
這一幕,恰巧被沈容華看見。
彼時府上的小郡主失蹤了三年,音訊全無。
沈容華看著跟自己女兒年齡相仿的小姑娘,孤苦無依,受人欺凌,一顆心絞痛不已,于是下令,將小姑娘帶回了府里。
小姑娘被改名銀霜,被安排在澹月苑。
銀霜在府里多年,從來規行矩步,未曾出過岔子,誰也沒想到,她竟然是陳王府埋在安國公府的釘子。
一埋就是十年。
拔出蘿卜帶出泥,順著銀霜這條線,他們還挖到了府里一個資深幕僚。
芙蓉帳,溫柔鄉,最是難過美人關。
這幕僚就這么一腳踩中了銀霜布設好的陷阱,晚節不保。
幕僚在姜定遠帳下多年,頗受重視,時常出入姜定遠的書房。
書房,多么敏感的地方。
要不是這次的事意外將人挖了出來,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而銀霜,又是哪家釘下的釘子?
“陳王府?”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姜晚的意料。
她原本還猜測是兗王府的。
安國公府跟四皇子兗王倒是沒什么太大的過節,而是跟兗王的外家,簡陽侯府。
當年,那個出調笑安國郡主,被姜哲綁在馬后拖成殘廢的紈绔,是簡陽侯的幼子。
因為這事,兩府結下梁子。
這些年來,簡陽侯府跟安國公府在朝政上沒少針鋒相對。
簡陽侯在兵部尚書,卡軍需卡軍俸,各種刁難姜定遠。
當然,姜定遠也不是好欺負的,沒少以牙還牙,簡陽侯少有討到好的時候,恨得牙癢癢。
簡陽侯是兗王的舅舅,兗王在朝中發展勢力,最離不開這位娘舅的大力支持,自然的,也對姜定遠意見不少。
還有,書上也提起過,兗王曾幾次三番明里暗里拉攏姜定遠,姜定遠都不為所動,這讓兗王很是惱火。
所以,聞之事情竟然牽扯到皇子,姜晚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兗王,未曾想見的是陳王。
書上對陳王的描寫,他天生聰穎,三歲能試四歲能文,孝親敬君,禮賢下士,名聲極好。
兩年前,他進入六部歷練,前后辦的幾樁差事都很漂亮,屢受建安帝褒獎,頗有賢名。
相比于他,太子則顯得平庸許多。
朝中不少老臣子沒少暗地里為他可惜,偏偏不是皇后所出。
若有個嫡子的身份,儲君之位花落誰家,還不一定呢。
對此,姜晚嗤之以鼻。
什么賢德?還不都是裝的。
就像陸晏回所說的,賢名是帝王為維護統治而披上的錦繡華服,也是野心家博取天下的重要手段。
書上明晃晃寫著,陳王的賢德都是裝出來的,這人骨子里是陰險涼薄,不擇手段。
不過就算她沒看過書,對陳王也沒有好印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有鄭昌盛那樣陰暗怪癖的“小舅子”,陳王能是什么好東西。
不過,書上倒是沒寫陳王跟安國公府有什么過節,甚至在建安帝一意孤行抄滅安國公府時,陳王還曾帶頭求情。
雖然,求情更可能只是政治表演。
姜哲神色沉凝。
這些年他跟在父親左右,知道的事情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