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儀自己也端起水杯,輕輕抿了一口,才緩緩開口,目光沉靜地看著張林:
“張市長,你說的這些情況,我理解,也感同身受。”
“但是,我說句實在話,您別不愛聽。”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
“您……太急了。”
“急?”
張林一愣,顯然沒料到鄭儀會這么評價。
“沒錯,太急了。”
鄭儀放下水杯,身體微微前傾,眼神變得極其認真。
“您在擔心什么?是擔心省里不給您這個代理市長轉正?”
鄭儀的問題直指張林內心最深的恐懼。
張林眼神一黯,沒說話,默認了。
“那您想過沒有,省里既然決定讓您代理市長,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鄭儀的聲音帶著一種強大的說服力:
“為什么是代理?就是要給您一個緩沖期,一個考察期!讓您站穩腳跟,做出成績,也……消解一些不必要的雜音!”
“這個時候,您最該做的,不是急著去兌現承諾,不是急著去擺平各方,而是‘穩’!”
“穩住局面!穩住隊伍!穩住人心!”
他目光銳利,直視張林:
“您看看您今天的狀態?焦慮、急躁、甚至有點亂了方寸!”
“下面的人精著呢!他們感覺出您的焦慮,自然就會陽奉陰違,甚至待價而沽!”
“四海集團那些商人,聞到您急于出成績、求安穩的氣息,只會更加變本加厲地逼迫!”
“至于鄒書記那邊……”
鄭儀的語氣意味深長:
“書記是一把手,他關注、他過問,這很正常!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書記,突然上來一位新市長,我也會多關注一些,這是職責所在!”
“如果您因為書記正常的過問就心浮氣躁,那就更顯得您……心里沒底了。”
張林怔怔地看著鄭儀,仿佛被這番話點醒了。
他額頭冒汗,眼神里的焦慮被一種恍然大悟和羞愧取代。
是啊,自己怎么這么沉不住氣?
“還有一點。”
鄭儀的聲音放得更低沉,帶著一種推心置腹的坦誠:
“張市長,您別忘了,省里為什么派我來當這個秘書長?”
他指了指自己。
“我來,是干什么的?”
張林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
“省里對明州的復雜局面很清楚!對您面臨的困難也很清楚!”
鄭儀的聲音帶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和安撫感:
“派我來,就是來幫您穩定局面!來幫您協調矛盾!來幫您抵擋那些明槍暗箭的!”
“省里希望您順利轉正!希望明州穩定!希望這個局面能打開!”
“有我在這里,做您的橋梁和后盾,您還怕什么?”
鄭儀的話語如同帶著魔力,瞬間驅散了張林心中大半的惶恐不安。
對啊!
鄭儀是誰?
他是徐省長的紅人,背后還站著王振國部長那樣的通天人物!
他來做秘書長,不正是省里支持他張林的明證嗎?
有這樣一個背景硬、手段高、又和他站在一條船上的秘書長在市委核心位置坐鎮,替他盯著鄒俠,協調各方,抵擋壓力……他還用得著這么焦頭爛額、自亂陣腳嗎?
一股巨大的暖流和底氣重新回到了張林體內。
他猛地一拍大腿:
“哎呀!老弟!你這話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他臉上重新煥發出光彩,之前的頹喪一掃而空。
“對!穩!要穩!不能急!”
他連連點頭。
“有老弟你在,我還慌個什么勁?”
他端起水杯,把剩下的水一飲而盡,仿佛喝下的是定心丸。
“那……老弟,你看‘騰飛二期’那事……還有人事……”
他終于問起了下午被按下的議題,但語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不再是質詢,而是請教。
鄭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火候到了。
他語重心長地說:
“張市長,‘騰飛二期’是四海集團的重點項目不假,但我們不能為了項目而項目,為了速度而速度。”
“按下去,不是要卡死它,而是要更規范、更穩妥地推進!”
“把風險都擺到桌面上,該補償的補償到位,該做的評估扎實做,責任清晰了,將來無論出了什么事,板子打不到我們身上!”
“這叫以退為進!”
“至于人事……”
鄭儀的語氣變得微妙:
“劉興國這個人選,組織部提報得……有點草率。和四海系關系那么密切,直接放到臨港區去分管項目?這不是明擺著落人口實嗎?”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不能給人任何攻擊的借口!”
“您想想,如果省紀委或者某些人,突然拿這個說事,質疑您用人唯親,您怎么解釋?是不是授人以柄?”
張林臉色一變,瞬間明白了其中的兇險。
“對對對!老弟你想得太周到了!這個位置確實敏感!換人!必須換人!”
他立刻說道。
“不急。”
鄭儀擺擺手。
“組織部補充材料需要時間。正好借此機會,我們好好梳理一下幾個關鍵崗位的人選,確保用的人靠得住,不出亂子,真正能幫您打開局面。”
“好!好!都聽你的安排!”
張林此刻對鄭儀已經是心服口服,聽計從。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明州近期的工作重點和可能遇到的難點。
在鄭儀沉穩而富有遠見的分析下,張林感覺困擾自己多日的迷霧仿佛被撥開了,方向清晰了許多。
臨走時,他再次緊緊握住鄭儀的手:
“老弟,以后明州這一攤子,就靠咱們兄弟同心了!”
“有我在,您放心。”
鄭儀微笑著將他送到門口。
看著張林帶著滿足和信心離去的背影消失在電梯里,鄭儀臉上的笑容緩緩斂去。
他關上門,重新回到寂靜空曠的客廳。
目光落在玄關柜上那個張林帶來的、沉甸甸的黑色禮品袋上。
他沒有立刻去查看里面是什么。
有些東西,他心知肚明。
張林已經完全落入了他的節奏。
利用張林的恐懼和信任,他成功引導對方放棄了急功近利的“強推”思路,暫時壓制住了四海系最急迫的項目,清除了一個潛在的、可能引起風波的用人安排。
這一切都是在“為了張市長好”、“為了穩定大局”的名義下進行的。
張林不僅沒有察覺,反而感恩戴德。
現在,他不僅坐穩了市委秘書長的位置,掌控了核心信息流,還在市長張林這條線上埋下了深入的影響力。
下一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