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七點四十分。
市委一號辦公樓頂層。
鄭儀站在市委書記辦公室門前。
鄭儀沒有立刻進去,而是抬手,用指節在門上輕輕叩擊了三下。
“進。”
門內傳來鄒俠沉穩的聲音。
鄭儀推門而入。
鄒俠已經坐在了那張寬大的辦公桌后,面前攤開著幾份文件,手邊放著一杯冒著熱氣的清茶。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灰色的夾克,神情比昨日似乎更加沉靜,但眼神深處那種洞悉一切的穿透力卻絲毫未減。
“書記,早。”
鄭儀走到辦公桌前,聲音清晰而恭敬。
“鄭秘書長,早。”
鄒俠抬起頭,目光在他臉上停留了一瞬,點了點頭。
“坐。”
他指了指桌前的椅子。
鄭儀依坐下,腰背挺直。
“常委會的最終議題清單和材料,我昨晚都看過了,也做了一些初步的調整和建議。”
鄭儀開門見山,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拿出那份藍色的文件夾,雙手遞到鄒俠面前。
“有幾個議題,我認為風險論證不足,或者時機尚不成熟,建議暫緩上會,需要進一步調研和補充材料。具體的調整建議和理由,都附在后面了。”
鄒俠接過文件夾,卻沒有立刻翻開。
他那雙深邃的眼睛看著鄭儀,語氣平靜無波:
“你把經開區和組織部報上來的幾個議題,按下去了?”
鄭儀面色不變,坦然迎接著鄒俠的目光:
“是的,書記。”
“騰飛二期項目,涉及大規模征遷和重大安全環評,現有報告對潛在風險和社會穩定隱患評估嚴重不足,對‘容缺受理’可能帶來的程序漏洞和法律后果語焉不詳,財政墊資的風險管控方案更是空白。我認為,在情況不明、風險不可控的情況下,貿然上會決策,是對市委、對明州發展不負責任。”
“組織部提報的臨港區分管經濟副區長人選劉興國,考察材料過于籠統,缺乏對其政商關系,特別是與四海集團關聯度的專項評估。臨港區目前是重大項目聚集地,用人必須慎之又慎。我建議組織部補充更詳實的材料,確保人選經得起檢驗。”
他的回答條理清晰,理由充分,完全站在市委科學決策、審慎用權的立場上。
沒有絲毫為自己辯解,也沒有提及張林昨晚的到訪,仿佛這一切決定都是他基于秘書長職責獨立做出的專業判斷。
鄒俠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光滑的紅木桌面上輕輕敲擊。
辦公室里一時間只剩下空調低沉的送風聲和那極有規律的、輕微的敲擊聲。
壓力無聲地彌漫開來。
幾秒鐘后,鄒俠的手指停了下來。
他拿起桌上那份鄭儀剛遞過來的藍色文件夾,緩緩翻開。
目光快速掃過鄭儀親筆書寫的調整建議和理由說明。
他的閱讀速度很快,神情專注。
當看到關于“騰飛二期”項目風險分析缺失和“劉興國”人選需要補充政商關系評估的建議時,他的目光似乎多停留了片刻。
然后,他合上了文件夾。
“嗯。”
鄒俠發出一個簡單的音節,聽不出喜怒。
“你的考慮很周全。”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鄭儀臉上,那眼神似乎比剛才多了一絲難以喻的……審視,或者說,是某種程度上的認可?
“秘書長這個位置,就是要敢于把關,善于過濾。不是什么議題都能輕易擺上常委會的桌面。”
“尤其是涉及重大利益調整、重大風險隱患的議題,更要慎之又慎。”
他的語氣依舊平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
“你做得對。”
鄭儀的心頭微微一松,但臉上依舊保持著謙遜和專注:
“謝謝書記肯定。這是我份內的職責。”
鄒俠微微頷首,將那份藍色的文件夾放到一旁,這意味著他完全同意了鄭儀對今日議題的調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