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上午八點五十分。
明州市委常委會議室。
環形會議桌旁,明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的主要領導成員悉數在座。
所有人的位置都嚴格按照市委常委會的排序固定。
市委書記鄒俠居中,面色沉靜。
鄒俠五十歲上下,穿著深色夾克,眉宇間刻著與明州這片復雜土地纏斗多年留下的、揮之不去的沉重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的眼神深邃,目光掃過會場,自帶一種無聲的威壓。
他的左側,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林。
張林今天刻意穿了一件嶄新的深藍色西裝,白襯衫,紅色領帶,頭發精心打理過,臉上帶著符合場合的、沉穩得體的微笑,但那笑容之下,是極力壓抑的激動和一種終于走到臺前的亢奮。
他的目光不時瞟向會議室門口,帶著毫不掩飾的期盼。
鄒俠右側,是市委副書記劉衛東,一位面相威嚴、略顯古板的老牌政工干部。
再兩側,則依次坐著市紀委書記鄧修,常務副市長馬天祥,組織部長孫梅,宣傳部長李成棟,政法委書記胡之遙……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政協主席分坐于橢圓形會議桌兩端。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及其他列席人員,則按照級別在第二排或外圍的椅子上就坐。
沒有人交談,所有人都目視前方,表情嚴肅,只有偶爾翻動筆記本或調整坐姿發出的輕微聲響。
所有目光的焦點,都悄然匯集在鄒俠左手邊,那空著的兩個位置上。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的位置
市委常委、秘書長的位置。
八點五十八分。
會議室厚重的紅木雙開大門被無聲地推開。
“省委組織部領導到了!”
市委辦公室一位副主任在門口低聲通報。
瞬間,所有與會人員的身體都下意識地挺直了幾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門口。
市委書記鄒俠率先起身。
緊接著,張林、劉衛東、鄧修……
所有人如同多米諾骨牌般依次站了起來,動作整齊劃一。
伴隨著沉穩的腳步聲,一行人魚貫而入。
為首一人,五十歲左右,頭發微白,身姿挺拔,穿著剪裁合體的深色中山裝,步伐沉穩。
正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立峰。
他身后跟著兩名組織部工作人員,一人捧著文件袋,一人負責引導。
張立峰身后一步的位置,跟著一個身影。
鄭儀。
他今天穿著一套極其合身的藏青色西裝,白襯衫,系著一條深藍色帶細斜紋的領帶,整個人顯得挺拔、干練、內斂。
他眼神清澈,步履從容,在踏入這間匯聚了明州最高權力核心房間的瞬間,目光沒有絲毫游離或躲閃,平靜地迎接著所有審視的、好奇的、揣測的視線。
“鄒書記,各位同志!”
張立峰在門口站定,朗聲開口,打破了會議室的寂靜。
“張部長,辛苦了!請上座!”
鄒俠上前一步,熱情地伸出手與張立峰緊緊相握。
“鄒書記客氣了!”
張立峰含笑回應,隨即與其他幾位主要市領導也一一握手寒暄。
在這個過程中,鄭儀一直安靜地站在張立峰身后半步的位置,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向每位目光投來的領導微微頷首致意。
寒暄完畢,張立峰在鄒俠的陪同下,走向會議桌主位方向預留出的位置。
鄒俠左手邊的兩個座位。
這通常是留給上級部門或特派代表的。
張立峰當仁不讓地坐在了鄒俠左側首位。
鄒俠示意鄭儀在張立峰旁邊的空位落座。
鄭儀平靜地走過去,在無數目光的聚焦下,從容地坐下。
那個位置,正是此前空著的市委常委、秘書長座位。
當鄭儀坐下,身體接觸到那寬大、舒適的皮質座椅時,一種難以喻的、混合著巨大責任與權力誘惑的電流感瞬間傳遍全身。這
感覺是如此清晰,如此沉重,如此真實。
他目光平視前方,腰背挺得筆直。
“同志們,請坐。”
鄒俠沉穩的聲音響起。
所有人重新落座,會議室里響起一片拉動椅子的聲音。
“各位同志。”
張立峰待眾人坐定,環視全場,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幾分,換上了組織部領導宣讀任免文件時特有的莊重神情。
“受省委委托,我代表省委組織部,宣布明州市委領導班子的重要人事調整決定。”
那位捧著文件袋的組織部工作人員立刻上前一步,將一份加蓋著鮮紅印章的文件雙手呈送到張立峰面前。
張立峰接過文件,展開,目光在文件上停留片刻,然后抬起頭,中氣十足地開始宣讀:
“華夏江東省委文件。”
“江委〔2026〕xx號。”
“關于鄭儀同志任職的通知。”
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在寂靜的會議室里回蕩。
“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
“任命鄭儀同志為明州市委委員、常委、秘書長(兼市委改革研究室主任)。”
“即日生效。”
張立峰的宣讀簡潔明了。
“華夏江東省委。”
“2026年3月4日”
宣讀完畢,張立峰放下文件。
沒有掌聲。
按照組織程序,此時尚未到鼓掌環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鄭儀身上,尤其是市委秘書長這個極其關鍵的位置。
鄭儀依舊平靜地坐著,表情沒有任何波動,只有眼神變得更加深邃。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鄭儀同志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