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蟄伏多年積累的洞察力、人脈梳理能力和政治手腕,在鄭儀提供的平臺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如今,鄭儀再次展現了他驚人的魄力!
在省里風聲鶴唳、自身去留未卜的關頭,他想的不是自保,而是為青峰的未來布局!他選擇將縣委運轉的核心權柄,交到了自己這個“嫡系”手中!
何等的器重!
這可是主持縣委日常工作!
不過這個位置,他接得住!
他冷治,就是那個唯一的人選!
沒有之一!
省里的眼界,市里的歷練,基層的摸爬滾打,組織部多年的深耕……
這些經歷,這些沉淀,這些在黑暗中磨礪出的隱忍與鋒芒,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他熟悉縣委這臺機器的每一個齒輪,了解青峰官場盤根錯節的每一道脈絡。
他知道如何平衡各方,如何協調關系,如何在規則內最大限度地貫徹意志。
他更清楚鄭儀想要一個什么樣的青峰,想要一條什么樣的路!
郭長河?那個在縣政府經營多年、心思深沉的地頭蛇?
他承認郭長河的能力,也深知其手腕。
但郭長河的眼界,只局限在青峰這一畝三分地,只盯著眼前的利益和權柄。
他郭長河懂什么叫“青峰模式”背后的戰略意義嗎?
懂鄭儀那份“笨功夫”里蘊含的為民情懷和長遠布局嗎?
不懂!
他郭長河,充其量是個精于算計的“能吏”,永遠成不了執掌大局的“帥才”!
至于市里可能的阻力?
梁云川部長那里,他會去溝通。
他冷治,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能力!
他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辦公桌后那面懸掛的黨旗上。
那抹鮮紅,此刻在他眼中,仿佛燃燒的火焰。
他走到桌前,拿起內線電話,聲音沉穩,帶著一種久違的、掌控一切的自信:
“小張,通知一下,明天上午九點,召開組織部部務會。議題:研究近期干部調整補充方案,重點圍繞鄉村振興一線和‘青峰模式’深化所需的關鍵崗位。”
“另外,幫我聯系市委組織部辦公室,以青峰縣委組織部名義,預約梁云川部長的時間,就說……有關于青峰縣年輕干部在鄉村振興實戰中培養使用的新情況、新思路,想當面向梁部長匯報請教。”
放下電話,冷治坐回寬大的辦公椅中。
椅背的皮革發出輕微的聲響,仿佛在承托起一份全新的重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