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儀開口,聲音平靜無波。
“市委準備怎么處理?”
唐國棟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早已涼透的茶。
“處理?”
他放下茶杯,發出一聲冷笑。
“劉副書記的話,你也聽明白了。‘輿情應對失當’這頂帽子,有人想給你扣上,也有人等著看我們市委怎么表態。”
他目光銳利地看著鄭儀:
“你自己說,市委該怎么處理你這位‘功勛卓著’又‘惹是生非’的縣委書記?”
這是一道送命題。
無論鄭儀如何回答,都可能被解讀。
鄭儀沉默了幾秒鐘,迎著唐國棟審視的目光:
“唐書記,對于此次輿情的爆發和擴散,我作為縣委書記,確實負有主要責任。在輿情早期監控、風險預判、特別是針對境外勢力有組織滲透破壞的警惕性上,存在明顯不足……”
他沒有推卸責任,直接將“境外勢力有組織滲透破壞”這頂更重的帽子拋了出來!
這既是在回應劉繼堯關于“能力不足”的潛在指責,更是將事件性質陡然升級!
唐國棟眼神微凝。
鄭儀繼續道:
“……我愿意接受市委的任何處理意見。但是……”
他的語氣陡然變得堅定。
“唐書記,這次工作組下來,雖然過程有波折,但最終證明了青峰模式的正確性,也檢驗了我們縣委班子的底色!柳林村那些按手印的村民,證明我們走的路是對的!我們做的工作,是得到老百姓真心認可的!”
“至于過程中的問題,市委的處理,我無條件服從。但青峰縣的改革發展之路,絕不能因為一次惡意的輿情攻擊就停滯不前!”
鄭儀的目光坦然而熾熱。
“我們需要市委的支持!需要市委為我們遮風擋雨!青峰縣的改革成果來之不易,它不僅僅是青峰縣的,更是徐省長點題、省里關注的發展樣板!更是柳林村、青山鎮乃至全縣幾十萬老百姓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希望所在!”
他將個人榮辱輕描淡寫帶過,卻把“青峰模式”和“省委關注”、“民生希望”緊緊綁在一起,既是表態,更是給唐國棟施加壓力,你處理我容易,但處理之后,省委關注的改革樣板還要不要?老百姓的期望如何交代?你市委書記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唐國棟沒有說話,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嗒嗒聲。
他當然聽懂了鄭儀的潛臺詞。
這小子,到了這一步,還在以退為進,用大局和省委來抗衡!
“鄭儀……”
唐國棟的聲音緩和了些,但依舊帶著沉甸甸的壓力。
“你是個聰明人,也敢擔擔子。”
“但是,在官場上,光有擔當和聰明是不夠的!”
“這次的風波,說到底,是你鋒芒太露,根基不穩,又沒有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劉副書記那邊……”
唐國棟提到這個名字時,語氣帶著一種深深的忌憚和無奈。
“他分管黨群,他的話,分量很重。這次他親自過問,表示對青峰縣、對你鄭儀,已經有了看法。這頂‘輿情應對失當’的帽子,如果被他坐實了,對你未來的發展,是致命傷!”
“那唐書記的意思是……”
鄭儀心中雪亮,唐國棟是要他“付出代價”來安撫劉繼堯,或者說,是要他交出部分“政治資本”來平息上面的怒火。
“市委常委會上,必須對青峰縣此次輿情風波,做出明確表態和處理意見!”
唐國棟坐直身體,聲音恢復了市委書記的權威。
“對你的處理……”
他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辭。
“免職或者調離是不可能的。但一個處分或者警告……恐怕是免不了的。”
他看著鄭儀的眼睛。
“你要有思想準備。”
鄭儀的心猛地一沉。
一個處分或者警告,尤其是“輿情應對失當”這種由省委副書記定性、市委背書的不疼不癢卻極具象征意義的處分,會像一個烙印,跟隨他整個政治生涯!在提拔的關鍵時刻,成為對手攻擊他的絕佳武器!
“另外……”
唐國棟的語調帶著一絲不容置疑。
“市委會派出督導組,進駐青峰縣,指導縣委下一步工作,特別是扶貧資金監管和干部隊伍建設。”
“督導組?”
鄭儀心頭警鈴大作!
這哪里是指導?分明是摻沙子!是監督!是對他鄭儀掌控青峰縣局面的直接削弱!
“人選呢?”
鄭儀的聲音盡量保持平靜。
唐國棟的目光閃過一絲復雜。
“由市委副秘書長……高啟明同志帶隊。”
高啟明!
那是唐國棟的心腹,更是眾所周知傾向于劉書記的干將!此人手腕圓滑,城府極深,以善于協調各方關系而著稱。
派他去青峰縣……
名為督導,實為坐鎮!
這哪里是督導?分明是去平衡他鄭儀的影響力,甚至是在關鍵時刻掣肘他!
“唐書記……”
鄭儀想說什么。
“就這么定了。”
唐國棟揮揮手,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最終決定權。
“接受組織的安排和考驗,也是一個干部成熟的必經之路。”
他站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態。
“回去吧,把工作做好。特別是近期,要謹慎行,穩住局面!我不希望再看到任何節外生枝!”
鄭儀沉默地站起身。
他知道,今天的談話到此結束。
所有的壓力,他必須獨自承受。
“是,唐書記。我一定謹記您的指示。”
鄭儀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出市委書記辦公室。
厚重的木門在他身后輕輕關上,隔絕了里面復雜的目光和沉重的壓力。
走出市委大樓,冰冷的空氣撲面而來。
高琳快步迎上,看到鄭儀平靜無波的面容,心中稍安。
“書記,怎么樣?”
鄭儀沒有立刻回答,目光望向市委大院門口車水馬龍的街道。
陽光刺破云層,灑下一縷金色的光,照亮了街道上匆匆的行人。
“上車。”
鄭儀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車子啟動,駛離市委大院。
后座上,鄭儀閉目靠在椅背上。
處分?
警告?
高啟明的督導組?
還有劉繼堯那隱在幕后的、冰冷的注視……
一張無形的大網,正試圖收攏,將他和他所推動的“青峰模式”一起束縛。
但他能退嗎?
柳林村那些冒雨按下的手印……
楊樹根那絕望中迸發出的“合作社是我們的命根子”的呼喊……
還有楊老歪那雙被權力打斷、象征著一部分“失職”的腿……
這一切,都讓他退無可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