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青峰縣的春天來得晚,但一旦破土,那蓬勃的生命力便不容忽視。
柳林村老楊頭那張溝壑縱橫、因盼著柴胡收成而笑咧了嘴的臉,經由林姝策劃的《青山藥農》系列報道,不僅登上了縣電視臺黃金檔,更如同燎原的星火,被林姝精準地推送到了省報顯要版面,甚至觸達了幾家深耕三農領域的中央媒體公眾號。
“青峰模式”四個字,被賦予了血肉,帶著泥土的氣息和山民樸實的期盼,滾燙地出現在各級領導的案頭和城市白領的微信朋友圈。
省城的認可,像一把無形的鞭子,抽打著青峰縣這臺龐大的機器,讓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轟鳴運轉起來。
扶貧資金審批窗口前,排起了以往絕不可能出現的隊伍。
農業合作社的辦公室里,電話鈴聲幾乎沒斷過。
青山鎮通往柳林村那條剛返工硬化的扶貧路上,農用三輪車突突突地駛過,滿載著新買的化肥和藥材種苗。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看到了“錢途”,也認準了能帶他們走上這條“錢途”的人。
鄭儀的名字,被老百姓親熱地掛在嘴邊。
這股從最底層翻涌上來的熱浪,裹挾著巨大的勢能,沖垮了縣里盤踞多年的惰性壁壘。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鄭儀正在縣委常委會上聽取賀錚關于交通局“陽光工程”推進情況的匯報,會議室大門被急促叩響。
高琳臉色凝重地推門而入,沒等鄭儀開口,直接將一臺平板電腦放在他面前。
屏幕上,是某知名短視頻平臺飆升榜第一的直播切片。
“青峰幻夢?網紅‘深扒哥’直擊中藥材扶貧‘驚天騙局’!”
畫面晃動刺眼,主播“深扒哥”穿著花哨沖鋒衣,指著柳林村新修的合作社大門,唾沫橫飛:
“家人們看清楚了!嶄新的招牌!嶄新的房子!人呢?地里的人呢?我蹲了兩天,就看到幾個老弱病殘在擺拍!合作社文件?全是后補的!發票?假的!保底收購價?哄鬼呢!”
鏡頭粗暴掃過一臉錯愕的村民,配上煽動性極強的旁白:
“青峰模式?青峰鬧劇!利用國家扶貧政策,制造虛假繁榮!欺騙領導!欺騙全國人民!背后誰是推手?誰在撈取政治資本?!”
會場鴉雀無聲。
所有常委的目光都釘在鄭儀臉上,試圖捕捉一絲情緒的波動。
憤怒?驚愕?抑或是……慌亂?
沒有。
鄭儀的臉仍舊沉靜著,只有眼底深處,閃著冰冷的寒芒。
“散會。”
他聲音不高,卻斬斷了所有的猜測。
賀錚等人立刻起身,魚貫而出。
常委們交換著驚疑不定的眼神,也迅速離開。
會議室只剩下鄭儀和高琳。
“消息源?”
“‘深扒哥’,實名陳東,靠打假起家,粉絲兩千多萬。這次直播是突然發難,沒走常規舉報程序。ip地址顯示在外省,他本人帶團隊昨天才潛入青峰,有當地線人配合,行動非常精準。”
高琳語速極快。
“除了他,還有三家打著‘深度調查’旗號的自媒體同步發文質疑,其中一家背景很深,和省里某個退下去的老領導有關聯。”
她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
“質疑點集中在三個方面:合作社參與人數造假,扶貧資金被挪用虛報,保底收購承諾不兌現。他們抓住了柳林村部分早期簽約村民因技術原因暫時產量未達標、情緒有波動的個案,進行了放大和扭曲。”
鄭儀沉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