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篤”
敲門聲響起,很輕,帶著克制。
“進來。”
鄭儀的聲音平穩無波。
高琳推門而入,臉上是恰到好處的恭敬:
“書記,常委們都已在常委會議室候著了。”
“嗯。”
鄭儀頷首,目光落在高琳臉上。
“第一次書記辦公會,議題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
高琳將一份薄薄的文件輕輕放在鄭儀面前的桌面上。
“核心就是落實梁部長指示,部署徐省長點題的‘青峰模式’深化方案,以及…您提過要馬上推動的幾個關鍵項目。”
她的目光在“書記辦公會”幾個字上停頓了極其短暫的一瞬,隨即恢復平靜。沒有“副書記”這個頭銜作為緩沖,今天的會,鄭儀將直接面對所有常委,獨攬中樞。
鄭儀拿起文件,掃了一眼:
“好。我馬上過去。”
“是。”
高琳無聲退下。
鄭儀的目光重新落回窗外。
縣委大院綠樹成蔭,初春的生機掩蓋著底下涌動的心思。
梁云川代表市委宣布了任命,給了他最高的名分。
但第一次書記辦公會,才是真正檢驗他掌控力、能否將名分轉化為實權的戰場。
尤其……那個空缺的縣委副書記位置。
這空缺,在剛才的任免宣讀中特意隱去了后續安排,就是一個極其強烈的信號。
這位置是鄭儀手中的籌碼,是懸在所有常委頭頂的一根胡蘿卜,也是一道未解封的考題。
誰能上,誰有資格上,何時上,全憑新書記一而決。
這意味著鄭儀此刻的權威達到了頂峰,他不需要一個副手來“協助”或“分權”,至少在最初立威階段不需要。
但同時,這巨大的誘惑,也必然讓下面心思浮動。
常委會議室。
九張皮椅,七個坐人。
最頂端那張,空著。
像是無聲的提醒,又像是懸在所有人心頭沉甸甸的問號,誰有資格坐到那旁邊?
鄭儀推門而入的瞬間。
沒有任何口令,仿佛無形的線被扯動。
原本或坐或靠的七名常委,同時、整齊地、腰背繃直地站了起來!
動作快得像訓練過千百次。
沒有多余聲響,只有座椅與地面的摩擦聲,瞬間填滿了空曠的會議室。
七雙眼睛,目光各異,卻無一例外地投向門口,聚焦在那個穿著深色夾克、步履沉穩走進來的身影上。
敬畏?期待?審視?
甚至一絲絲殘留的、尚未完全熄滅的試探?
所有復雜的情緒,都被強力壓縮在瞬間挺直的腰桿和刻意平靜的面容之下。
鄭儀沒有看他們。
他徑直走到那空置的、屬于縣委書記的主位前,目光在那張被陽光照亮、此刻卻空無一物的“縣委副書記”位置上極快地掃過。
然后,他落座。
“都坐。”
七個身影依坐下,衣料摩擦的窸窣聲都小心翼翼。
“開會。”
鄭儀翻開面前高琳早已準備好的文件夾,動作流暢,沒有多余開場白。
“第一項,落實梁部長指示,深化徐省長點題的‘青峰模式’。林姝。”
“鄭書記。”
林姝應聲抬頭,眼神專注。她顯然有備而來,將打印好的幾頁策劃方案往前推了推。
“宣傳部圍繞‘做實產業鏈、賦能新農人、輻射新鄉村’三條主線,策劃了‘藥香千里’主題傳播戰役。核心是打造三個‘百’……”
她語速平穩清晰,從“百村藥農故事”、“百家媒體聚焦”、“百項惠農政策解讀”,一直說到“線上線下聯動”、“輿論風險前置管控”。
條理分明,落點精準。
鄭儀微微頷首,手指在桌面無意識地輕敲了一下。
“資金保障?”
他沒看林姝,目光轉向左手邊的常務副縣長郭長河。
郭長河聲音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