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
“我自己吃”
顧寧拒絕了李學武的投喂,拿了勺子自己吃了起來。
李學武則是坐在一旁苦笑道:“沒請假照顧你,心里挺難過的,想著喂你……”
顧寧沒讓他把話說完,舀了一勺米粥塞他嘴里了。
“那我喂你好了”
“喔——”
李學武被米粥堵住了嘴,哭笑不得,咽下去才說道:“你打斷我情緒了,好不容易醞釀的”。
“別渲染了,我沒事”
顧寧看了他一眼,道:“我現在很舒服,很開心,終于自由了”。
“合著之前都不開心了唄”
李學武握了握自己的手,感覺是溫乎的,這才伸進了被子,幫顧寧揉捏腿。
生產后,產婦的腿會伴有浮腫,按摩會減輕癥狀。
白天誰幫忙揉捏的不知道,但李學武盡量做好自己為人夫的那一部分。
顧寧雖然知道他是好意,但還是覺得有些異樣,好像有螞蟻在腿上爬似的。
“不用了,都好了,我都可以下地自己走了,就證明沒事了”
她挪著腿躲了,真不想這么肉麻,都要起雞皮疙瘩了。
李學武卻是蠻橫地抓了她回來,氣呼呼地說道:“不行,必須按!”
“你小孩子嘛?”
顧寧有些無語地看著孩子氣的男人,道:“我打你了啊!”
“你最好小心點!”
李學武威脅道:“這屋里可就只有你一個姓顧的,我不怕你!”
“咦~~~”
顧寧伸手推開了他,道:“肉麻死了,還讓不讓我吃飯了?!”
“那我喂你?”
李學武笑著湊過去說道:“或者投熱毛巾幫你擦擦身子?”
“不要~”
顧寧端著保溫盒躲著李學武,嘴里拒絕道:“明天我就回家,你太煩人了”。
她示意了門口道:“護士隨時都可能來,要是讓她們看見了,我以后還怎么來上班”。
“這有什么?!”
李學武不滿道:“咱倆是合法夫妻,兩口子親近些都不行了?”
“我不跟你說了”
顧寧瞪了眼睛道:“請跟我保持一米距離,李學武同志”。
“你有點過分了,顧寧”
李學武故作生氣道:“生了兒子你就變心了是吧,我不是人情世故
“呀~小小子回家了~”
她笑著招呼了孩子,又跟顧寧問了早晨的情況。
“吃了一口,又睡了”
丁鳳霞笑著抱了孩子往院里走,嘴里回答道:“睡的可香了,是不是李寧?”
小孩子出門回家都有個默認的說道兒,那就是得叫著點。
至于說為什么,可能南北方有差異,但做法基本相同。
從醫院里回來這短短的一路,丁鳳霞都在叫著小外孫的名字,叫著他回家了。
秦京茹扶著顧寧下了車,看著她穿的厚,捂得嚴嚴實實,怕她走不利索,一直扶著進了樓。
李學武則是同韓建昆一起往屋里倒騰著東西,直到父親和母親陪著大姥到了門口。
李學武則是同韓建昆一起往屋里倒騰著東西,直到父親和母親陪著大姥到了門口。
“我還說呢,要不了這么早”
劉茵笑著進了院,對兒子說道:“你爸猜你就坐不住,早早就得去接孩子”。
李順背著手,也沒跟兒子打招呼,徑直隨著大姥去了屋里。
劉茵這是好笑地看了他,悄悄給兒子提醒道:“昨晚上回家還磨叨呢,說你不靠譜”。
“呵呵呵”
李學武知道父親還在埋怨他,沒把起名字的機會留給父親。
“您叫我爸再等等,老三也快,他時刻著點,早點截胡”
說完,又玩笑道:“興許老三還沒生,大嫂又有了,咱家人丁興旺”。
“哈哈哈”
人逢喜事精神爽,劉茵這幾天雖然陪護,還往家里跑了兩回,也不覺得累。
大孫子出生,二孫子接著出生,四十多歲已經當奶奶了,這段時間光聽恭喜的話了。
大院里的孩子多了,家家也都有了共同的喜氣。
年節剛剛過去,萬物復蘇,永定河邊的柳樹都開始泛青。
啥叫雙喜臨門啊,這就叫雙喜臨門,她可等著一手一個孫子,抱著出去遛彎的。
更讓她欣喜的是,兩個孫子都健健康康,順順利利。
兩個兒媳婦兒也是和和氣氣,有文化,有修養,家和萬事興。
昨晚上在這邊陪著親家吃了晚飯,抱著李姝回去,一家人還樂呵著說起。
開枝散葉,子孫繁茂,老太太坐在炕上,聽著劉茵講顧寧的狀況,講孩子的可愛,講親家的通情達理,熱情親切,煙袋鍋子里的煙兒冒的都歡快了。
李順先是去看了大孫子,回來哄著李姝,任由大孫女的指揮和擺布,嘴里也在感慨,他老了。
這一句老了,不是對自己身體和精神狀態的緊張和遺憾,反倒是一種松弛。
兒女事業有成,家族后繼有人,他是一種滿意和得意的炫耀。
在外人面前李順是矜持的,是要維持自己形象的,斷不會跟別人吹噓夸大。
但在家人面前,在老娘面前,難免的要流露出內心真實的一面。
他的意思是說,我可以老了,可以享受兒孫繞膝的樂趣了,可以給祖宗,給別人說我這輩子算是成功了。
有多少人兒女雙全,有多少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要想天倫之樂,需得修半輩子福。
年輕的時候,父親早早離去,兄弟三人各奔前程,孤苦無依。
尤其是有了孩子們以后,調皮搗蛋,惹禍不斷。
看著二兒子爬墻上樹,他一邊是狠了心要打,一邊也是狠了心要善。
行善積德,只盼著自己給兒孫修福,多多行善,醫病救人。
但有能過的去的,只且不說,能讓則讓,能忍則忍。
到了今天,看著家里已經有了三個孫輩,他得說這是自己修來的,他應得的。
尤其是大孫女,緣分就是福,能接受這個孩子的到來,就能接受這個孩子的存在,更能承擔這個孩子的成長。
劉茵笑著說他,才四十多歲,哪里能喊老,他沒這個資格。
老太太也是笑話他,才當了爺爺就喊老,等到了她這年齡,都有重孫子了,那個時候喊啥。
李順自己也是笑,笑的開心。
是呢,他哪里有資格喊老,他還得奮斗,還在積德行善,還得為兒孫們積福修福。
且得讓外人看看,沒有孫子的時候家里是如何對待李姝的,家里有了孫子的時候,又是如何對待李姝的。
李家的孩子都一樣,孫子孫女一視同仁,要修給別人看,也要做給兒孫看。
李順是家里的大哥,也是李家的頂梁柱,是當了爺爺的一家之主。
這個時候怎么能喊老呢。
——
“領導,有個通氣會”
彭曉力走進辦公室匯報道:“景副主任安排的,就調整與商業旅行團的談判政策,要碰個頭”。
彭曉力走進辦公室匯報道:“景副主任安排的,就調整與商業旅行團的談判政策,要碰個頭”。
他走到辦公桌前一邊收拾了桌上的文件,一邊解釋道:“委辦給的消息是,幾個副主任都在”。
“嗯,李主任回來了吧?”
李學武在文件上書寫著意見,對彭曉力交代道:“跟保衛科說一下,這個不批了,時間太長”。
他點了點手邊的另一份文件,上面已經有了于德才的簽字,但他還是否了。
“既然新調錄執勤崗不用承擔特勤任務處理,就沒必要執行三個月的訓練期”。
“一方面是經費給不到,也浪費,另一方面組織內部培訓和鍛煉足以”。
李學武看向彭曉力說道:“跟周瑤說清楚一點,選派優秀干事擔任執勤崗保衛的干部”。
“我給她一個月的培訓期,這些人從山上下來,繼續抓訓練,不求達到護衛隊水平,但必須趕上保衛水準”。
“明白,我下來就去聯系周科長”
彭曉力又匯報道:“李主任也是剛剛回來,會議在十一點鐘開始”。
“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李學武點點頭,繼續著手里的工作。
也是沒多大一會兒,生產組組長鄺玉生找了過來。
彭曉力要幫忙泡茶也沒用,擺手示意李學武不用起身,自己在茶柜翻找著茶葉泡了茶。
“他們都說你這里的茶葉好”
鄺玉生撇嘴道:“要我說就是沒皮沒臉,供銷社里有的是好茶葉,自己買去唄”。
說完滋嘍一聲,就著滾燙的熱茶喝了一口,點點頭道:“這味道可以”。
“上午沒事了?”
李學武看了他一眼,道:“喜歡喝一會叫彭曉力給你裝點”。
“等會兒再說”
鄺玉生嘿嘿一笑,隨即胳膊拄在了桌子上,對著李學武輕聲詢問道:“你跟領導怎么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