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然進宮以來,備受稱贊。
她在太后跟前,更是十分知禮,進退得當,靜嫻溫婉。
很得太后喜歡。
甚至一度將太后的親侄孫女崔穎都給比了下去。
太后時不時,會讓崔穎多跟姜婉然學習學習。
為此,崔穎一直也對姜婉然,有一些意見。
兩人都是住在同一個院子里的,最先聽到姜婉然慘叫聲的,就是崔穎。
她高高興興地帶著侍女過去看熱鬧了。
尤其是,看到姜婉然渾身上下長滿了紅疙瘩,崔穎高興得嘴角都要壓不下來。
她假惺惺道:“呀,怎么起了這么多紅疙瘩,臉上都是,天呀,姜姐姐你該不是要毀容了吧?”
姜婉然再如何有城府,再如何聰慧,終究只是才十幾歲。
鮮花兒一般的年紀,最在乎的莫過于自己的臉。
聽到崔穎說她會毀容,更是顧不上反駁她,眼淚就流了下來。
結果眼淚落到那些紅疙瘩上,反而更疼了!
看著姜婉然如此狼狽,崔穎得意萬分。
要知道這姜婉然可是她的競爭對手,看到競爭對手倒霉,她自然就高興萬分了。
而這邊孫福海也帶著太醫趕過來,趕緊給姜婉然診治。
看著站在旁邊,得意揚揚的崔穎,孫福海提醒道:
“崔姑娘,剛才太醫說姜姑娘這病,唯恐過人。”
“您還是不要亂跑,先回屋子待著吧?待會給您跟您的侍女,也都檢查一番。”
“啊!”崔穎如遭雷擊,愣在原地。
不不不,她可不要毀容!
崔穎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去的,而那邊姜婉然聽說這紅疙瘩可能會傳染,更是眼前一黑。
這樣一來,太后肯定會趕她走啊。
那她的太子妃之夢怎么辦……
院子中鬧哄哄的,人仰馬翻。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孫福海才帶著太醫回到太后跟前復命。
太醫:“回稟太后,這病不傳人。”
“是姜姑娘娘胎中就帶的毒,許是現在天冷,或許是皇宮中的氣候,導致她又犯了病。”
“短期內,那紅疙瘩是下不去了,而且就算是以后都下去了,可能以后還會復發。”
“嚴重了,還會在身上留疤。”
太后抬起頭來,“聽聞臉上也是?”
太醫點頭,“臉上的肌膚,更為嬌嫩,留疤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說,姜婉然這病可能會徹底把她的臉給毀了。
自然,身上倘若也是坑坑巴巴的,估計也不好嫁人了。
真是浪費了那張跟元皇后像極了的臉啊。
太后感慨道:“倒是可惜,哀家本是好意,留她在宮中小住,誰曾想竟然會這樣?”
太醫:“娘娘,這件事怨不得您,是那姜家女本來就體弱。”
“不是這個時候犯病,就是那個時候犯病。”
“也難怪當初姜家人會送她去江南養身子了。”
之前說的去江南養病,其實并不知道真假。
但是如今這么一出,倒是徹底坐實了。
太后:“罷了,讓人送她回姜家。多賞賜一些布匹跟藥材,讓她好生養身子吧。”
孫福海道:“娘娘,崔姑娘好像被姜姑娘給驚到了,情緒也不太穩定,馬上要過年了,您看……”
太后淡淡地掃了他一眼。
“那就讓人一塊送她回崔家吧。”
“是。”
兩位姑娘都被送走了。
崔穎還好,沒有起紅疙瘩,就是被姜婉然給嚇到了。
休息一些日子就會好。
就是那姜婉然的臉,走的時候哪怕帶著帷帽,也讓人不忍直視。
雖然說沒有傳染的可能,但孫福海還是帶著人,將姜婉然她們住過的院子,用熏艾熏了好幾圈。
還特意將姜婉然用過的東西,都給丟了。
雖然這樣做,可能會給姜婉然帶來不好的名聲。
但比起她的名聲,自然是太后的安康更為重要。
至于那崔家女,雖然無大錯,但也太不夠沉穩了。
一日晚膳,明和帝來陪太后一起用膳,順便提了秦坤的事情。
“母后,其實朕本想放他一馬,很早之前就提醒過他,要恪守臣子的本分,可是他卻一意孤行。”
明和帝嘆了一口氣。
太后看著他這真情實感的模樣,也就順著他的話說:
“既然如此,是他自己野心勃勃,又怪得了誰?”
“皇帝也就不要太自責了。”
明和帝微微頷首。
太后看著他,突然道:“之前哀家一個人孤單,就讓幾個丫頭來慈寧宮陪陪哀家。”
“那個秦庭芳也就算了,不算正經縣主,而明月也被她爹送到了鄉下莊子上養著。”
“本來最喜歡婉然那丫頭,誰想到她竟然得了急癥,還把崔家丫頭給嚇壞了。”
她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著明和帝,
“皇帝,你說哀家是不是就注定了得孤孤單單,沒有人陪伴在身邊?”
明和帝:“哪里會?明明是她們幾個沒福分,不能陪伴在母后身邊罷了。”
“等回頭過了年,母后可以再找一些貴女,進宮來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