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悠著點兒,但他們不頂事兒啊!
李野的期末考試還算順利,
因為在
我想悠著點兒,但他們不頂事兒啊!
總之就一句話——瞎幾把報,上不上的撞大運。
舉個例子,八十年代初的清北新生,高考成績上下相差超過百分,
也就是說550分的和450分的都能考上清北,你說這公平不?這可是全國統考啊!
而大家唯一的報考衡量依據,只有平時的學習成績排名。
現在的條件,想搞出全市排名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縣一中、二中才聯合牽頭,想搞出一個全縣的成績排名,讓大家心里多點兒逼數。
“咳,安靜一下,我現在公布我校本次考試前二十名的同學。”
“第二十名:楊樹高,271分。”
“第十九名”
“第十一名:李大勇,294分。”
“”
“第九名:齊美娟,301分。”
夏月已經連續三次回頭,看向李大勇。
在她的認知之中,李大勇是復讀一班三十名開外的學生,就算偶爾有幾門可以拿個高分,但綜合分數不應該進入前二十名才對。
雖然唐主任沒有明說,但這前二十名,顯然就是需要“跟兄弟學校協商調整志愿”的同學,也就是最有可能考走的學生。
二十名開外的那些學生,希望已經不大了。
李大勇都考了294分,那么胡曼會考多少?文樂渝又會考多少?
夏月擔心起來,她悄悄的向金勝利看去,發現這個一班的學習委員,同樣有些緊張的看她。
那個自絕于大眾的八人小團體,到底有幾個人有機會考上大學?
胡曼的學習很好,夏月是知道的,文樂渝更不用說,單單是英語一門,就能拉上去三四十分。
就現在看來,李野他們的小團體,至少會有三人進入前二十,而且還有兩人進入前十。
這還得了?
第四名:夏月,316分。
當唐主任念到夏月的名字的時候,夏月心底驟然失落,然后又泛起了濃濃的不甘。
一直以來,她都認定自己應該是縣二中的第一的。
金勝利雖然看似比她高那么一線,但是金勝利已經是第三年復讀了,
陸景瑤來信給夏月說,像金勝利這種學生,潛力早已消耗殆盡,再進一步的希望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