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載j無聲的警告,朱載j的態度其實是很明確的,這是一種無聲的警告,更是朱載j引而不發的舉動,朱載j不僅秘密快速的將官軍集結起來了,同時以保定秋操的名義在京師集結了重兵,同時再聯想到之前對于南京守備和南方各鎮、各都司提督、總兵、都指揮使等高級軍官的調整,朱載j想要干什么,其實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而后,莒國公、參贊軍務大臣戚繼光再次以練兵軍務處的名義發布朱載j的上疏,為了加強留都防御和南直等處的兵防,朱載j親自決定,調整南北兩京的班操京軍,將原本該到南京班操的各都司班操京軍在南京集結都走兩京直道調往順天府,而京師班操京軍調往應天府,緬甸、云南、貴州班操京軍調浙江、廣東等處。
朱載j的這個命令其實已經算是很嚴厲的警告了,不光張四維等內閣輔臣都明白了朱載j意思,朝堂之上的但凡不傻的官員們都已經明白了朱載j的意思,雖然朱載j對于朝堂之上的這種爭論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但是朱載j已經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朱載j這招引而不發,確實是非常之巧妙,原本討論的非常之激烈的工商稅一事一下子成了一個禁忌話題,連說都不能說了的那種,文淵閣的氣氛也十分的緊張,但是朱載j依舊沒有對此事發表任何意見,仿佛此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一樣,對于朱載j來說,每日里仍舊正常處理各種政務,指導太子巡視秋操,聽取太子關于官軍秋操的各種匯報,而對于此事,朱載j卻沒有任何說明。
秋操結束之后,自然是照例犒賞三軍然后將各部隊發回原駐地,內閣和兵部、練兵軍務處、五軍都督府等衙門也照例上奏請求朱載j御批,但是毫無例外的是,朱載j同意了犒賞三軍,用朱筆劃去了令官軍各回汛地這條,二十多萬官軍就這么屯駐于保定,等候朱載j的命令。
但是朱載j自己卻絕口不提此事,閣部重臣們聚在文淵閣商量此事,首輔張四維、東閣大學士王錫爵、吏部尚書王國光、兵部尚書王崇古、戶部尚書梁夢龍、左都御史楊繼盛等人相對超然,大家現在都很明白一點,朱載j將大軍屯駐在保定,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大家其實都很明白一個道理,朱載j將大軍屯于保定,其實就是要求臣子們給朱載j一個說法,畢竟他們吵吵了這么久,搞得整個朝廷沸反盈天的,真當朱載j不存在是吧,所以肯定是要給朱載j一個交代的,真當朱舜齋同志是吃干飯的不成。
一眾閣部重臣們面面相覷,最后看向了申時行,沒辦法,誰叫老申頭你的鄉黨這次鬧得最厲害呢?現在當然要你申時行出來給朱載j一個說法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