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重臣的眼神中,申時行說道:“不若先將有關工商等稅的相關條款條陳上疏,等候圣裁。”
申時行說的也確實是個辦法,畢竟對于朱載j來說,最重要的也就是的工商賦稅的事情,能夠將這個問題予以解決了的話,對于朱載j來說也是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了,畢竟對于朝廷來說,將相關的賦稅則例定下來就行了,對于朝廷來說這確實大事一件。
重臣們認為申時行的這個建議也確實是比較客觀的,工商賦稅這是朝廷當下的大事,早定下來自然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內閣的命令下,沈季文等人將已經編寫好的一部分有關工商賦稅的則例經由內閣審閱之后上奏朱載j,朱載j看過之后將其打回來,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就是現有的賦稅則例不完善,一定要修訂完畢之后再上奏,現在的這份顯然不是完整的。
第二就是朝廷物議紛紛,朱載j豈能現在就決定?必須要朝廷上下都同意才行。
對于朱載j的這兩條御批,重臣們覺得是別有深意的,第一條當然是有道理的,朱載j的本意也不僅僅是要開征一種新稅,要是要辦這件事情,其實倒還是簡單的,但是朱載j顯然不是要只收一筆稅收,而是要以工商賦稅的征收作為朝廷稅制改革的抓手,實現均平賦稅這一目標。
而朱載j的第二條御批,則是對于臣子們的回應,很顯然,朱載j對于這次的事情是極為不滿的,他是必然要個說法的,僅僅是將工商稅落地,顯然達不到朱載j的要求,對于朱載j來說,這次是要好好收拾這些富商大賈。
太子在完成了朱載j所交代的各項的事情之后回到了京師,朱載j問道:“太子怎么有什么感受啊?”
朱翊n也不得不感嘆,大明的士卒們還是比較單純的,只要能夠保證他們的軍餉和各種生活必需品,他們都愿意為了大明死戰,尤其是羽林左右衛新收的士卒,他們本來是為大明殉國將士的遺孤,但是在朱載j的照顧之下,成為大明皇室最堅定的支持者,有他們在羽林左右衛,宮禁宿衛絕對是安全的。
朱翊n當然知道朱載j最近的一系列舉措,朱載j問道:“如果是你的話,現在應該怎么辦啊?”
面對朱載j的這個問題,朱翊n思索良久之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要借此機會將工商稅、財產稅推進下去,對于朝廷來說,這兩樣賦稅至關重要;第二就是要對這次上疏瀆擾,尤其是鼓吹什么關市不征的這些人,要予以嚴懲,不僅僅要懲罰這些在朝廷之上鼓吹所謂關市不征的官員,還要將那些在幕后勾連的奸商也揪出來予以懲罰,才能夠彰顯朝廷之威。
朱載j聽了之后笑著說道:“看來去巡視了一番官軍,膽氣和魄力長了不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