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的這個問題,確實難住了在場的諸位,換張經不難,但是要怎么穩住狼兵,這才是要點。
嘉靖說道:“內閣和兵部有什么辦法?”
嚴嵩想了想說道:“陛下,土兵雖則驍勇,然亦貧窮,殺賊受賞乃是土兵生存之道,陛下何若犒賞狼兵,并嘉獎其頭人,想來狼兵得賞,不會作亂矣。”
嘉靖想了想,覺得嚴嵩說的還是有道理,于是便看向楊博。他是兵部尚書,這些都是軍務,當然還是要他這個兵部尚書說話。
不過楊博心中并沒有嚴嵩這么樂觀,現在統帥狼兵主力的是田州的瓦氏夫人,她和張經的關系頗為密切。張經任總督兩廣軍務之時,對瓦氏有著知遇之恩,這些土官可不是朝廷命官,一旦輕易動了張經,他們是真的敢作亂的。
對于這點,楊博是十分擔憂,因為狼兵之中也互相矛盾很深,而張經久在廣西,十分清楚情況,瓦氏對張經也存敬重之心,更愿意聽命于他,為他作戰。
故而楊博說道:“陛下,然狼兵實服經威名,尤其是瓦氏夫人,聽命于張經,又可以約束狼兵,不至生亂,一旦張經去位,則瓦氏必歸田州,何人可統御此輩虎狼也?”
這話確實是讓嘉靖開始思考了,這些狼兵作戰時固然十分勇猛,但是一旦失去約束,那鬧起事來,也比一般的兵痞流賊厲害的多,當年王守仁對于狼兵就是十分頭疼,曾經評價道:棄戈鼠走,所過道路,率又逞其狼豕貪殘之性,白日
剽掠,昏夜則污瀆婦女,一或捍拒,則露刃而嘩,殺人無忌。
這些狼兵失去了統帥,很快就會出現陣營大亂、軍紀大亂的局面。到時候在大明的東南重地作亂,那會搞得大明極為痛苦的,一想到這個事情,嘉靖更換張經的決心又有些動搖。
徐階出來說道:“陛下,不若撤東南總督,改以趙文華總督浙直,張經以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督師嘉興,專門負責剿滅拓林、乍浦的倭寇,等到戰事結束,令張經回南京即可。”
徐階的這個建議得到了一眾大臣們的贊成,這樣的話,趙文華是總督,張經雖然還是南京兵部尚書,但是和趙文華比,御倭的大權就在趙文華手上了,張經只不過是臨時差遣,剿滅拓林、乍浦的倭寇后就會回到南京,這樣的話,朝廷催促張經速戰就更有底氣了。
同時趙文華作為浙直總督,當然有理由直接干涉嘉興的戰事,也能更好的貫徹朝廷的急剿方針。嘉靖于是同意了徐階的建議,令內閣和翰林院草擬詔書,用印之后遣人往浙江宣旨去。
臣子們告退后,方鈍跟隨嚴嵩等人回到內閣,現在趙文華已經接任浙直總督了,那方鈍肯定要嚴嵩兌現諾,他想知道嚴嵩準備怎么籌措軍餉,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方鈍也想知道嚴嵩怎么去找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