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尚景與宋啟文討論德慶皇帝如何看待趙俊臣的時候,趙俊臣也同樣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
在解決了三省秋闈舞弊案的事情后,德慶皇帝那句看似隨意卻意味深長的詢問,趙俊臣可是記得很清楚。
很顯然,德慶皇帝或多或少已是猜到了趙俊臣的目的,但竟是沒有任何表示。
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自來到這個世界后,趙俊臣就一直把德慶皇帝看成自己最大的依仗與靠山,但并不意味著趙俊臣會信任德慶皇帝!
事實上,趙俊臣不僅從未信任過德慶皇帝,反而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戒備著德慶皇帝。
在另一個時空中,大清朝的乾隆皇帝怎么對待和珅的,趙俊臣可是清楚的很。
受限于閱歷經驗,趙俊臣并沒有周尚景那樣的老辣眼光,但趙俊臣卻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自己雖是德慶皇帝的寵臣,但也僅僅也只是一個寵臣罷了,朱和堉雖然不受德慶皇帝待見,卻是德慶皇帝的嫡子儲君!
而且到目前為止,德慶皇帝雖然越來越不喜歡朱和堉,卻還沒有更換太子的想法。
所以,德慶皇帝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打壓朱和堉,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縱容趙俊臣,平日里兩人有沖突時,德慶皇帝甚至還會經常偏幫趙俊臣,但若是真要讓德慶皇帝在兩者間進行選擇,那么德慶皇帝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朱和堉。
寵臣與太子,在任何一位帝王心中,從來都不會是一個重量級。
在趙俊臣看來,因為太子朱和堉的存在,德慶皇帝對自己的看法,與自己對德慶皇帝的看法,應該是近乎一致的。
那就是在依仗與利用的同時,亦在小心戒備著。
趙俊臣之所以想要對付朱和堉,除了朱和堉本身對他的威脅外,也是因為只要朱和堉還是太子,那么趙俊臣與德慶皇帝之間,在君臣和睦的表象下,總會存著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矛盾最終能否解決,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趙俊臣的生與死。
………
不過,德慶皇帝雖然對趙俊臣的看法態度很微妙,但正如秦檜之于宋高宗、和珅之于乾隆一般,趙俊臣對于德慶皇帝而,有著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利用價值。
因為這種利用價值,宋高宗容忍了秦檜,乾隆容忍了和珅,而德慶皇帝對于趙俊臣,從各方面情況來判斷,顯然也有著類似的容忍。
而趙俊臣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德慶皇帝面前不斷展現自己的利用價值的同時,亦借著德慶皇帝的這種容忍,盡快的擴張自己的權勢。
雖然趙俊臣很清楚,這么做也許會引起德慶皇帝的戒備與猜忌,但他卻沒有別的選擇。
現在的趙俊臣,既有近憂,也有遠慮,敵人太多,盟友太少,且各個致命。若是懂得爭權奪勢,結黨納朋,尚還有些許生機,但若是庸庸無為,只懂得見招拆招,則必然會十死無生。
而這一次,趙俊臣把詹善常和童桓收于門下,并沒有刻意隱瞞,其中未嘗沒有試探德慶皇帝容忍底線的意思。
德慶皇帝對趙俊臣的容忍底線,關系到趙俊臣的后續計劃,必須要打探清楚才行。
然而,讓趙俊臣沒想到的是,對于自己的討好,德慶皇帝全然笑納,并表現的頗為滿意,但對于自己的擴權結黨,德慶皇帝竟是無動于衷,連一點點的警告意思都沒有!
難道,德慶皇帝就這么放心自己?
還是說,自己竟是遠遠低估了德慶皇帝對自己的容忍底線?
趙俊臣想不明白。
唯一讓趙俊臣安心的是,這次南巡的事情,如今已然解決了大半,借著這次機會,在德慶皇帝面前,自己再一次表現了利用價值。
至于將來如何,趙俊臣還想不到那么遠,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解決。
趙俊臣現在的主要目標,依然是朱和堉。
至于溫觀良,說真的,趙俊臣并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一塊踏腳石罷了。
………
“不過,這次與溫觀良撕破了臉面,倒是一次機會,可以進一步試探下他對我的容忍底線。”
趙俊臣暗思之間,輕聲喃喃自語道。
“少爺,你說什么?”許慶彥沒有聽清楚,見趙俊臣若有所思,自是心中好奇。
此時,趙俊臣已是回到府中,正與許慶彥一起吃著夜宵,結果吃到一半,竟是走神了。
“沒什么,在想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罷了。”
趙俊臣漫不經心的笑著說道。
有些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訴許慶彥,雖然他對許慶彥的忠心很放心,但并不想許慶彥會因此而亂了方寸。
說話之間,趙俊臣看著桌子上的佳肴,亦是沒了下筷的胃口。
而就在這時,有趙府下人快步前來,稟報道:“老爺,戶部侍郎詹善常、通政使童桓兩位大人求見。”
趙俊臣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笑道:“他們兩個倒是來的很快,恩,領他們到書房來見我。”
說話間,趙俊臣放下碗筷,當先向著書房方向走去。
許慶彥看著沒吃幾口的飯菜,不由皺眉道:“少爺,你不再吃點了?”
趙俊臣笑道:“你繼續吃吧,不用管我,我已經飽了。”
飽不飽,趙俊臣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感覺。
只是,回到京中后,到處皆是的處心積慮與勾心斗角,確實讓趙俊臣少了許多胃口。
………
趙俊臣來到書房后,沒等多久,詹善常與童桓已是聯袂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