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娃子,應該是媽祖娘娘的乩童吧?
這突然的敲鑼打鼓聲。
立刻便將在場眾人的目光吸引,迅速朝著那不遠處的碼頭位置看去。
一位帶著圓黑帽子,穿著紅唐裝的干瘦老者,正手持著三炷香,大喊著通知周邊的所有村民。
在他的后面,還有數位跟隨的村民,敲著銅鑼,打著響鼓。
最末端還有兩位年輕男人,手中夾著一根香煙,時不時的會點起一串鞭炮扔下。
很明顯。
這位穿著紅唐裝的老者,就是何厝村中輩分極大的族老,或者是村中幾個大姓本家,共同推選出來的有福之人。
子女孝順,兒孫滿堂,四代皆在,一輩無病無災。
專門負責主持村中的各類祭祀事宜,來稟告九天諸多神明,在整個村中的威嚴都極高。
看著這走過的隊伍。
站在旁邊的普寧道長,不由得皺著眉頭,帶著疑惑講述道。
“送王船?”
“這等大型的祭祀之事,怎會選在那大年初一進行?”
“據老道所知,這送王船確實是閩南的一項傳統民俗,往往是三、四年會舉行一次,但基本都是在農歷的十月或十一月。”
“這選在大年初一進行,還真是從來沒見到。”
而在這時。
一道帶著幾分滄桑的話語,已是從那旁邊傳來。
“以往確實不會在大年初一,不會選在這家家戶戶都忙碌的時間。”
“但是,近期發生的怪事實在太多了,所以村里才不得不臨時決定起次王船,希望能保佑今年平安啊。”
“既然是臨時起意,自然也就無需分什么時間了,選擇村中人皆在的吉利日子進行便可了。”
眾人立刻朝著旁邊看去。
猛然發現,竟是剛剛那位順濟宮的廟祝,現在走到眾人的身旁,剛剛便是由她說出的這番話。
寧法師已然敏銳察覺到了些許問題,隨即連忙出聲詢問道。
“廟祝。”
“你剛剛說的最近發生的怪事很多,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滿臉皺紋的廟祝,朝著那不遠處的海面看去,雙眸因年紀有些泛黃渾濁,輕嘆一聲的搖頭道。
“具體如何,老婆子也不太清楚啊。”
“但聽村里人說,就在當今的海外面,好像出了條龍?也不知道具體是真是假,只是村里有人聽到過吼聲,還隱約看到了影子。”
“然后,最近的這段時間,我們這何厝村的漁民,只要是用絕戶網,網眼就連一根手指都穿不過去的人家。”
“就連幾次出海,都沒半點收獲,就連漁網都被完全割破了。”
“反而是那種遵法用大網眼的漁民,收獲比平時要好不少,怎么看都像是這片海有主了啊。”
“我們這何厝村的漁民,如今也全部都把漁網給換大了。”
聽到這里。
寧法師和普寧道長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林海恩,明白這件事多半就是因大青引起。
當前成為東海之主后。
大青自是會替那些魚蝦蟹貝撐腰,捕魚賺錢當然可以,這世道本就是物競天擇,大魚吃小魚。
但決不能用絕戶網,至少要讓海中魚蝦蟹貝長大的機會。
這種行為,無疑是極為正確,更是身為當今東海之主的大青,應當站出來主持之事。
當初,此番天地會這般需要一個東海龍王,多半就是因此原因,讓海中的魚蝦蟹貝有個靠山,更要警告那些貪得無厭的漁民。
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捕魚船已是越來越大,網眼也是越來越小,對海洋的捕撈效率和危害也拔高了數倍不止。
不只是嶺勝村,其實各個地方靠海吃飯的漁民,都是能明顯感覺到最近幾年來,每次出海捕魚的收獲越來越少了。
而正是因收獲少了。
所以漁民的拖網網眼也變小了,開始大小通撈,以此來增長收入。
可如此一來。
那海中的魚類資源,無疑是進一步的又少了,隨之導致了極其嚴重的惡性循環。
單論那野生的百斤黃瓜魚。
先前幾年的時候,還能偶爾的見到一兩條,可近兩、三年的話,卻是從沒有撈到百斤黃瓜魚的消息傳出了。
由此可看,這海洋資源已是開始衰弱了。
國家亦是看到了這一層面,早早發布了禁漁期,希望能在夏天魚蝦繁衍的時間點,讓這漁業資源稍稍恢復點。
但無用,根本無用啊。
現在的漁民們,很多就連吃飯都吃不飽,恨不得天天出航賺錢,又怎么可能會愿意在魚獲最多的夏天休息。
為了護住那海中魚蝦蟹貝,東海之主無疑就隨之誕生了。
普寧道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確定這海中事情,多半是因大青而起,隨即又看向那廟祝,還是帶著幾分疑惑的繼續道。
“廟祝,老道感覺有些不對。”
“按你剛剛說的,這海中的事情雖然詭異,但其實也并沒有造成多大的實際性影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