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人選不是別人,正是在澤州賣給林幼儀蜂蜜,撿到“漂亮石頭(金螭虎紐)”的衛風的四弟,衛雷。
之所以選擇衛雷,一是衛家從昭勇將軍那一代就忠心于林孟堂,并且后代除了林震岳(衛東岳),全族被林熙泰案子牽連而死。
而活下來的林震岳(衛東岳)仍然每年偷著祭奠昭勇將軍,現在更是全家都投奔了林幼儀。
她沒辦法讓林震岳過繼給林熙泰,但是林震岳的兒子可以選一個過繼。
衛風是林家長子不好過繼,其余幾個,林幼儀覺得四子衛雷最合適,鳳闕也認為他最合適。
當初衛雷拿著一枚自己撿來的漂亮石頭,與她結緣,共同契約一份命運的安排。
那枚漂亮石頭,就是東洲大陸所有皇帝皇后都想得到的“皇后之璽”。
她也被一語成箴,手握皇后之璽,“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成為天命皇后。
冥冥之中,衛雷成了送她命運的那個貴人!
她找到林震岳,說想要過繼衛雷做自己的弟弟,林震岳和妻子都非常激動,哪里會不愿意。
兩年過去,衛雷已經十歲,當初被土蜂蜇得滿臉大包的小男孩,在萊州已經變得文武全才,像模像樣。
衛家的孩子都善武,并且都很精明,很真心。
衛雷喜歡練武,也喜歡讀書,在萊州,云起航運不差錢,衛雷跟著在書院讀書,業余習武,個子也長高了不少。
這次回林氏故居,林幼儀便安排了林震岳于第三日,帶衛雷來林氏祠堂。
現在富饒城姓林的家族,對林幼儀既沒有養育之恩,也沒有同族之誼,甚至因為林孟堂一支“絕后”,林家旁支不僅把林家的宅基地逐漸吞沒,那么多年,連一個給林家人上墳的人都沒有。
當然,他們也是為了保全自己,可以理解。
林氏族長看林幼儀已經都安排好,知道再多說無益,便再也不提什么認祖歸宗,也不再提過繼,全族人都很后悔。
當初,如果在族譜上稍微做些手腳,哪怕用一個復刻本假意劃去林孟堂(曾祖)、林旭初(祖父)、林熙泰(父)、林熙祥(叔)的名字;
如果當初官府拍賣林家祖宅,族里能拿出銀錢保住林熙泰的祖宅;
如果他們能偷偷給林孟堂一炷上香上墳……
如果這唯一的苗林幼儀沒有本事倒還罷了,偏偏是個有大本事大造化的。
林家人后悔得腸子都青了!
林幼儀回林氏故居的第三天,開祠堂,林幼儀作為林氏唯一的血脈,帶著衛雷進了祠堂。
三跪九叩之后,告訴祖宗,過繼衛家子衛雷為林熙泰之子,承繼林氏香火。
衛雷更名為林硯聲,載入族譜,改口稱林熙泰為父親,稱林幼儀為長姐。
*
五月十日,天下大定,論功行賞。
其一,封賞皇親國戚。
首先,《敕封正一品宣王林熙泰冊命》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茲有忠誠正直之臣,林熙泰,光岳儲精,扶輿鐘氣,才堪輔世,道足匡世,為民請命,合仁育義,正以兼施,報國抒忠,統武緯文。
然天不假命,逝于賊人之手,朕心痛念甚,追封為宣王,位同正一品親王,靈位供奉于太廟,永享皇家香火。
另,追封林孟堂勇王、林旭初誠王、林熙祥云陽侯。
建三王神廟,林孟堂、林旭初、林熙泰、林熙祥,同時奉養其中,盡享民間香火。
宣王繼子林硯聲,文武兼修,積極上進,頗有先祖遺風,擬繼承宣王爵位,世襲罔替。
敕命。炎武一年五月十日。”
“謝主隆恩!”林硯聲作為林氏后人,跪接圣旨。
林幼儀看著林硯聲小小年紀,不卑不亢,恭敬地接了圣旨,眼圈發紅,她也不禁有些熱淚盈眶。
她選擇成就鳳闕,站在鳳闕身后,鳳闕要對林幼儀祖上敕封,他給的體面,她悉數接下。
她并非圣人,逝者已矣,但活人猶在,她的親人,她的身邊人該有的榮耀,她都不拒絕。
人在世間,有些東西俗,但不可免。
朝堂自是有許多人眼紅,林硯聲這孩子一步登天,偶因一石頭,便為人上人,時也運也命也。
接著,追封鳳闕父親為景明太上皇,母親為嘉睿太后。
封老太妃為太皇太后,徽號敦仁。
追封叔父為忠王,鳳二夫人為忠王妃。
其二,封忠臣良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欽若舊制,茲有忠誠正直之臣,疊錦,才智過人,功勛卓著……宜承重任,特冊封為鎮國公,世襲罔替,任豐州刺史,望爾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履行職責。欽此!
伴鶴、畫樓、謝搖光、宋開陽、王玉衡、林震岳、衛風、裴焰、姬染、李陵、李桓獻……
乃謀臣武將,足智多謀、卓爾不群,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志不近名……
伴鶴,封奉國公,任職京城五城兵馬司總統領。
畫樓,封肅國王,任臺州刺史。
王玉衡,封萊陽侯,任萊州刺史。
謝搖光,封安東大將軍。
宋開陽,封遠征大將軍。
林震岳,封忠勇大將軍。
衛風,封驃騎將軍
……
封李陵為輔國公,任洪州刺史,襲爵三代。
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欽此!”
其三,封賞百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