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業務復蘇之前,口口相傳是唯一的品牌宣傳方式。
只要售后搞得好,不用打廣告也能將品牌形象傳遞到大江南北。
“干爹,如果您大刀闊斧地改變咱們廠的面貌,除了要抓技術,抓生產,還要抓售后服務,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方林正色說道:“這就像是搶陣地,攻山頭,我們不主動,敵人就會主動。”
“你是說,外國企業?”
劉保國遲疑道。
方林點頭苦笑道。
說起商業營銷,如何進行品牌宣傳,當前的夏國必須承認,外國人比夏國強了太多太多。
哪怕只是隨便拿出幾招經過市場驗證的銷售方案,都能將夏國企業打得節節敗退。
幾年后,可口可樂正式進行公開銷售。
不再是駐夏外國人的專供商品。
人家在諸多的宣傳案例里,僅僅掏出買可樂送筷子一項銷售方案。
兩個小時,可口可樂公司準備的存貨一掃而空。
而這,僅僅是外資企業的冰山一角。
通過合資的方式,向你共享一些先進生產技術。
得到夏國企業在國內的銷售渠道。
等到外資企業完全掌握銷售渠道,開始壓縮國產合作商品的產量,一步步將你架空,將你雪藏。
最后吃得連骨頭帶渣都不剩。
吞了國內企業的銷售渠道,將渠道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所有物。
把合作品牌放進冰柜凍起來,外邊還會加一層鎖。
兩樂水淹七軍,用的就是這套打法。
手段沒什么新穎,但是勝在常用常新,防不勝防。
聽到這里,劉保國第一次對未來產生恐懼。
能夠坐在副廠長的位置上,代表劉保國有一定的開闊眼光和商業思維能力。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某天,國內企業和外國企業同臺競技,這場仗怎么打?
人家有先進的設備,充足的資金,大量的技術工人。
國內企業有什么?
假設一家外國農機生產企業,得到夏國有關部門批準,開始在夏國建廠,進行產品銷售。
劉保國簡直不敢想象。
燕京農機法能在人家面前堅持多久……
“林子,今天先說到這吧,我腦子有點亂,過幾天我再找你談。”
劉保國心神不安地站起來,腳步沉重地走進樓里。
望著劉保國離去的背影,方林站在原地一不發,該面對的遲早要面對。
你不改變,外國人就會幫著你改。
只不過這種改變,代價是傷筋動骨,兵潰如山倒。
一切的一切,都要為經濟發展讓路,這是必然的決策。
外國企業如狼似虎地殺進來,也是誰都不能改變的大方向。
沒有大浪淘沙。
沒有幾十年的悲壯前進,就不會有未來的全體系工業鏈。
發揮吃一塹長一智,摸著石頭過河的悲壯氣魄,夏國最終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工業體系齊全的國家。
星條國,西歐,小櫻花綁在一起,也沒有夏國的工業體系齊全。
方林所要做的是順勢而動,等到機會來臨。
“方林,你給我站住。”
步行回到自家樓下,方林正要上去,身后傳來令人厭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