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艱難,苦盡甘來。
這里說的步履艱難,指的是774廠從誕生一直到九十年代,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一位天降猛男出現在電子管廠。
隨著他的出現,電子管廠煥發了新的生機。
當年。
新任一把手號召全廠職工進行集資,果斷開始企業改制。
從國有企業,變成了集體股份制企業。
通過集資得來的資金改建生產線,擴大廠房,引進新項目。
搖身一變。
半導體企業成了多領域發展的高科技企業。
該廠生產的液晶屏幕享譽全國。
打開國內市場,更一舉進軍國際市場。
不夸張地講。
未來夏國的液晶顯示屏幕價格能被打下來,燕京電子管廠居功至偉。
只不過這些盛況,還要十年以后才會出現。
作為夏國第一家半導體企業,如今的燕京電子管廠正處于青黃不接,一步步走向沒落的艱苦時期。
那位天降猛男到來之前,燕京電子管廠會繼續保持著半死不活的狀態。
依靠著一年比一年少的財政撥款勉強度日。
一直到1986年被部里下派給地方管理,燕京電子管廠還在啃著老本。
啃來啃去。
部里和市里主管部門都火了。
燕京市府可沒有電子工業部這般好脾氣,三番地警告電子管廠。
再不進行改制,相關部門會直接斷了他們財政撥款。
就在這里,燕京電子管廠依舊不當一回事。
到了八七年,燕京市府財政撥款徹底沒了。
這個時候,企業才開始感覺慌張。
然后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現。
從1987年一直到1992年,燕京電子管廠成為燕京人所皆知的老賴。
東欠一點,西欠一點。
距離破產只差一步。
1992年之前,燕京電子管廠屬于扶不起的阿斗。
這年之后。
更名為燕京東方公司的企業,變成了一條猛龍。
聽完方林對燕京電子管廠的各種看法。
汪天賜心中有著一種奇怪的感覺。
既然方林瞧不上現在的燕京電子管廠,又為什么對人家的情況了解得這么清楚?
“汪工,我們應該多找幾家合作企業,避免出現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最后雞飛蛋打的不利局面。”
“至于你說的燕京電子管廠,或許未來某天,企業會有新的發展,但是現階段,神仙都救不了他們。”
“除非……”
方林本想說壯士斷腕。
轉念一想,現在說了也沒意義。
目前。
代表774廠的燕京電子管廠,依舊在啃著四機部的家底。
但凡能坐著,燕京電子管廠就不會站起來動一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