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記憶本來塵封多年,厲蓁蓁根本想不起來。
在水牢中,聽馬昱提到要讓宴蕪做面首時,厲蓁蓁首先便想到了對宴蕪癡心一片的霍嫣然。
霍剛不愿霍嫣然嫁給宴蕪,無法延續子嗣。可若是做面首,宴蕪這身體卻剛好合適。
轉念一想,馬昱與霍嫣然八竿子打不著,大概是自己想多了。
可她又想到霍剛買下穆澄舊宅,霍嫣然在刁鉆的地方找到那本書;
便又懷疑霍剛其實是馬昱的人。
也是在那時,厲蓁蓁突然想起了多年前鄭香蕓與厲高遠轉述的這個來自于永州的風月故事。
厲高遠的反應強烈,不正好說明了故事的主角與他休戚相關嗎?
厲蓁蓁三次與宴蕪確認,覬覦他的女子除了霍嫣然,是否還有其他。
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厲蓁蓁有了些把握,霍剛和馬昱就是風月故事的主角。
霍剛的表妹是馬昱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女人。
因為他愛而不得,因為那女子為了保護他的名譽而自我犧牲,因為馬昱虧欠她的永遠也還不上。
霍嫣然正是馬昱的女兒。
霍家父女此次調任回京城,正是因為馬昱想念女兒,想要與女兒相認。
一個消失了十五年的年老父親,如何贏得過陪伴了十五年的父親,討得女兒歡心?
那當然是贈予她她最喜歡的禮物。
“此事你們倆萬萬不可外傳。”厲蓁蓁鄭重囑咐。
片刻后,下人送來京兆府的傳話,湯泰安請厲蓁蓁以證人身份參與案件審理。
京兆府衙門,仵作親自供述驗尸結果,尸體確系太監,其年齡身高體型,皆與竇英桓符合,正是竇英桓本人。
厲蓁蓁和霍嫣然也“如實”陳述了昨日種種。
代表永壽村的是十名被大火燒傷的村民,其中還包括那名收了一吊錢去查看尸體的王郎中。
王郎中見情勢扭轉,趕忙磕頭認罪,稱他根本不懂驗尸,根本什么都驗不出,是村長讓他說尸體并非太監。
湯泰安無法追究村長責任,因為村長也是被燒死的十二人之一。
湯泰安說村長是咎由自取,若不是想要貪圖那一百兩,顛倒黑白,便不會遭此大難,連累其他十一名村民。
最后的結果便是京兆府念及永壽村死了十二人,又毀了一座廟,不再追究他們的責任。
村民們連連磕頭,感謝官家寬恕之恩。
退堂之后,霍嫣然催促著旁聽的姚天祥趕快去放了宴蕪。
霍剛則是走到厲蓁蓁面前,笑著恭賀:
“恭喜侯夫人得償所愿。只是,侯夫人如此籌謀忙碌,怕是給她人做了嫁衣裳。
“此次搭救溯王的恩情,是小女的。他日溯王感念報恩的人也是小女。
“經此事后,若小女執意要請陛下賜婚,你猜,溯王殿下還拒得了嗎?”
厲蓁蓁笑答:
“若清河郡主和溯王殿下好事將成,我定會獻上大禮恭賀。”
霍剛笑容僵在臉上,他還是萬萬不愿自己寶貝了十五年的女兒嫁給一個注定沒有子嗣的半個太監。
當晚,厲蓁蓁得到消息,宴蕪已經被姚天祥親自送回了溯王府。
陛下帶著林鴻親自前往探望,象征性地懲罰了刑部尚書姚天祥一年俸祿。
厲蓁蓁對獻帝的虛偽嗤之以鼻。
既然馬昱做主,非要保下霍嫣然,那么就必須要還宴蕪清白。
宴蕪既然是清白的,那獻帝就必須高調表演兄弟情深。
大獻建國二十余載,百姓都道獻帝仁愛賢明,反而是溯王狠厲乖張。
厲蓁蓁換上夜行衣,子時出門,去溯王府夜會宴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