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再這么下去,哪怕沒有其他幾國的虎視眈眈,燕朝也必定大亂。
“聞世子小小年紀有如此見解,是我燕朝的福氣。”
“若是燕朝能多幾個像燕世子這樣的人,燕朝又何至于被其他幾國如此無視。”
顧長臻感慨。
直到現在,他每次想起幾國圍攻虞城的畫面,都讓他憤怒不已。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那么那樣的情形只怕很快會再來一次。
可誰能保證下一次他還有這樣的好運氣?
“顧城主,本世子聽說過不少關于你的事跡。”
聞凱云很喜歡顧長臻,尤其是顧長臻帶領虞城百姓,堅守虞城三年,最后還趕走了敵軍的事跡,他每次聽到都開心不已。
“本世子只會嘴皮子功夫,顧城主才是我燕朝的大英雄。”
“老師都說了,若不是顧城主守住了虞城,守住了國門,只怕燕朝根本沒有現在的太平。”
如果是從前,聞凱云根本不敢說這樣的話。
因為舅舅忌憚顧長臻。
可是眼下外祖母允許他和顧長臻交談,他自然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了。
當他得知顧長臻要收她做學生,還要帶他去虞城軍營后,他興奮的同時,又覺得這像是在做夢一樣。
于是他第一反應就是看向他最信任的外祖母。
“外祖母,這是真的嗎?”
可之前他從未聽外祖母說起過此事。
而且他有自己的先生。
“是真的。”
“不過你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虞城。”
太后剛才想過了,她可以同意顧長臻帶走聞凱云,但前提是,暫時保密,如此以來,她也算給聞凱云留了一個退路。
如果聞凱云不適應那樣的生活,她斷然不會逼迫他。
等到她歸天的時候,給她找個富饒的封地,讓他離京都城遠遠的就是了。
顧長臻早就猜到太后不會如此簡單的放走聞凱云,不過在他看來,這樣也好。
太后給了聞凱云退路,也給自己解決了不少麻煩。
太后見顧長臻如此痛快的答應了他這個請求后,繼續說道,“哀家會讓云兒大病一場,等到年底哀家想辦法讓皇上再召見你一次。”
“到那個時候,再讓云兒決定要不要留在虞城,要不然答應我們之前的那個設想。”
“外祖母,你和顧城主想讓云兒做什么?”
聞凱云有些聽不懂太后話里的意思,但是一向對他毫不隱瞞的太后,今個卻并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
“沒什么。”
“你去了虞城,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情,若是覺得太累,不習慣,就回來。”
“外祖母,我能吃苦。”
聞凱云并不是養在溫室里的花朵,他渴望飛出去看看大好河山,也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什么。
從前是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了,他怎么可能因為一點點的苦楚就回來?
太后對于聞凱云的反駁沒回應。
“時辰不早了,顧城主和江姑娘是不是該回去了?”
太后下了逐客令,顧長臻帶著江錦離開。
等屋子里只剩下他們祖孫兩人后,太后拉著聞凱云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這么多年了,咱們祖孫相依為命,眼下你突然要離開,哀家是真的舍不得啊。”
“可孩子大了,總要離開父母,離開家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