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心里不痛快,便拿顧長臻出氣。
可發泄完之后,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太后真的覺得,是孤不想離開嗎?”
顧長臻反問太后,太后想到什么,眼底閃過一抹意味深長,隨后繼續說道,“既然你身不由己,那你憑什么覺得,你現在想走,就能走。”
“憑陛下也不想讓這些人得逞。”
皇上疏攬朝政,但大權一直在他手里,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皇上很在意權利。
這樣的一個人,如何會眼睜睜的看著外人吞噬他的疆土。
所以顧長臻才如此篤定,明日他上奏離京,陛下一定會同意。
“孤從頭到尾,為的都是燕朝百姓,孤以為太后也是心系燕朝百姓的,所以還請太后,為了燕朝百姓再好好考慮一下孤之前的提議。”
“若是等北瀝國進了都城,太后再想后悔就來不及了。”
顧長臻真心懇求太后可以三思而后行。
太后看著這樣焦灼又滿心期待的他,突然就想到了顧長臻的父親,他也是一個很忠心的臣子,一生都奉獻給了朝廷和虞城。
如今他的孩子接了他的衣缽,繼續守在虞城,守著燕朝的國門。
她身為燕朝最尊貴的女人,接受了天下子民的供養多年,又有什么資格拒絕顧長臻這個請求呢。
于是太后思量再三后,決定把此事的選擇權交給聞凱云。
“周嬤嬤,去把世子請過來。”
聞凱云正準備休息,得知外祖母請她,以為外祖母出了什么事情,著急麻慌過來后,就看到顧長臻以及江錦也在。
聞凱云在今日的宮宴上見過兩人,但并不熟悉。
所以他跟太后行禮后,便站在了太后跟前。
“云兒,顧城主有幾句話要問你,你只管如實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行。”
太后拍著他的肩膀,示意他別害怕。
聞凱云一臉蒙圈的點點頭。
這時,顧長臻說道,“聞世子從小長在皇宮,對如今朝堂局勢應該很清楚吧。”
“孤想聽聽聞世子對如今的朝堂有什么想說的。”
聞世子從未在任何外人面前議論過朝堂之事,外祖母也說過,此事萬萬不可隨意談論。
所以眼下聞世子在不知道顧長臻的真正目的之前,并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他又不好直接拒絕,于是下意識看向外祖母。
江錦見狀,笑著提醒聞世子,“今日顧城主的所有問題都是經過太后同意的,所以聞世子不必害怕,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是這樣嗎?
聞世子看向太后,直到看到太后點頭后,他這才放松下來。
“老師說過,君王要以民為尊,以民為本。”
“要憂民之所憂,想民之所想。”
“雖然本世子還沒做官,也沒去過一次朝會,可是本世子聽過不少朝臣的議論。”
“本世子發現,眼下不管是國君還是燕朝的這些臣子,她們都忘了這個道理。”
“本世子前段時間跟著老師出過一次城,看到過城外百姓的現狀,說實話,本世子很心疼他們,有很擔心燕朝的未來。”
聞世子說完,看了一眼太后。
這天下畢竟是舅舅的天下。
他擔心他這么說,外祖母會生氣。
但是等他看到外祖母沒有生氣后,松了一口氣。
顧長臻和江錦都很滿意聞凱云的論。
一個人眼里,只有有了眾生,才能看到眾生的苦。
就像聞凱云說的,現在的燕朝上位者,他們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完全忘了百姓,更忘了百姓生活在什么樣的處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