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槐序一襲白衣,緩步走出,風雪似乎自動避開了他,在他身周形成一片無塵之地,他的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最后落在了奚無咎身上。
那目光并不凌厲,卻仿佛能穿透一切偽裝,直抵靈魂深處。
奚無咎只覺得渾身一僵,仿佛被無形的力量鎖定,體內躁動的氣息瞬間被壓制得動彈不得,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手指,指節發白。
他迎向那道目光,眼中充滿了警惕、倔強和一絲……連他自己都未察覺的、面對絕對強大存在的戰栗。
“師父!”烏竹眠開心地朝宿槐序揮手,跟以往每一次一樣,笑吟吟地說道:“我回來啦。”
看著她的笑臉,宿槐序冰冷的神色被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融化:“嗯。”
他的目光在奚無咎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掠過他緊握的手指,最后落在他那雙如同永夜寒潭、卻深處藏著一縷微弱掙扎的眼眸上。
風雪在院中打著旋兒,氣氛有些凝滯。
宿槐序緩緩開口,聲音如同山間清泉,清冽而平靜:“你的血脈源于,主死寂陰寒,然物極必反,陰極陽生。幽冥亦有輪回之機,寂滅之地,亦藏生發之種。”
“心向光明,則死氣亦可為護道之刃;執念沉淪,則生路亦是幽冥鬼途。”
宿槐序看了看烏竹眠,頓了頓,目光直視奚無咎那雙驚疑不定的眼睛,聲音帶著一種洞徹人心的力量:“此身已沐光明,前塵種種,皆為序章,汝可愿,于此青荇山,重開新生之卷?”
重開新生之卷……
這六個字,如同驚雷,在奚無咎早已冰封死寂的心湖中炸響。
巨大的沖擊讓他渾身顫抖,嘴唇翕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過往的黑暗、追殺、仇恨、絕望……與眼前溫暖的燈火、少女清澈的眼神、溫和的生機、還有這白衣劍修平靜卻蘊含無限力量的話語……在他腦海中激烈地碰撞。
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視下,奚無咎眼中的警惕、倔強、絕望……如同冰雪般緩緩消融。
然后,他艱難的、極其緩慢的,對著宿槐序,對著青荇山劍廬,深深地、深深地彎下了腰,脊背不再挺直,而是帶著一種近乎卑微的、卸下所有防備的弧度。
“……弟子……奚無咎……愿隨師尊……重開新生之卷!”嘶啞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哽咽和一種破繭而出的決絕,在風雪中清晰響起。
宿槐序微微頷首,眼中掠過一絲極淡的、幾不可查的溫和,他伸出手,隔空用靈力虛扶了一下:“起來吧,從今往后,你便是我宿槐序座下第七弟子。”
“恭喜小師弟!”烏竹眠臉上綻開溫暖的笑容。
“歡迎小師弟!”千山和玉搖光的眸子彎成了月牙。
“開心。”百里鹿云攥緊拳頭:“我終于不是最小的了!”
云成玉也微微點頭,眼眸中光芒變得微微溫和。
宿訣雖然依舊板著臉,但緊繃的氣息緩和了下來,哼了一聲:“……以后好好練功,別丟了師父的臉。”
算是默認了這個新來的、氣息讓他不舒服的小師弟。
奚無咎直起身,看著眼前一張張或溫暖、或好奇、或別扭卻都帶著接納的面孔,看著風雪中那座亮著溫暖燈火的劍廬小院,一股巨大的、從未有過的暖流猛地沖垮了他心中最后的堤防。
滾燙的淚水再也無法抑制,洶涌而出,混著臉上的雪水,肆意流淌,他緊緊咬住下唇,不讓自己哭出聲,只是肩膀劇烈地顫抖著。
這一次,不再是絕望的嗚咽,而是新生的宣泄。
風雪依舊,青荇山卻燈火長明,劍廬小院內,爐火正旺,驅散了所有的寒意,宿槐序坐于主位,烏竹眠、宿訣、云成玉、千山、百里鹿云、奚無咎圍坐四周。
桌上擺著簡單的飯食,熱氣騰騰,百里鹿云又嘰嘰喳喳地說起了烏竹眠在御神大會奪魁的“盛況”,玉搖光則好奇地問著千山關于大海的故事。
宿訣雖然話不多,但會默默給新來的小師弟碗里夾上一塊最大的肉,云成玉安靜地聽著,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一塊溫潤的寶石。
奚無咎低著頭,小口地吃著飯,偶爾會飛快地抬眼,看一眼師父,看一眼師兄師姐,再看一眼跳躍的爐火,眼中那深沉的永夜,似乎被這溫暖的燈火,悄然點亮了一絲微弱卻堅定的星光。
烏竹眠看著眼前這熱鬧而溫馨的一幕,看著師父清冷面容上那抹幾不可察的柔和,心中充滿了安寧與圓滿。
對她來說,從破廟風雪中的孤雛,到如今師門齊聚、燈火可親,這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卻終見彩虹。
青荇山劍廬,師門齊聚,燈火長明,這歸途的盡頭,不是終點,而是名為“家”的、溫暖新篇的序章。
*
回憶的畫卷在烏竹眠混沌的意識深處緩緩鋪展,如同寒夜中不滅的燈火,溫暖而清晰。
最后定格的畫面是爐火正旺的劍爐小院,她“看”著這熱鬧而溫馨的一幕,看著師父清冷面容上那抹幾不可察的柔和,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寧與圓滿。
對她而,從破廟風雪中的孤雛,到如今師門齊聚、燈火可親,這一路的風雨兼程,所有的艱難險阻,所有的血與火,所有的離別、傷痛和重逢,在眼前這幅名為“家”的畫卷面前,都化作了值得的注腳。
這強烈的、溫暖的、充滿力量的情感,如同洶涌的暖流,在烏竹眠陷入冰冷黑暗的意識深淵中猛烈激蕩。
這份情感沖破了混沌的迷霧,驅散了虛無的寒冷,那些溫暖的畫面、關切的聲音、爐火的噼啪、飯菜的香氣、小師妹的笑語、大師兄別扭的關心、師父平靜卻蘊含力量的話語、還有少年新生的淚水……
所有的一切,所有的記憶碎片,所有沿途經歷過的風景,都在這股暖流的沖刷下,褪去了冰冷的外殼,顯露出其內核的光芒。
它們不再是無序散落的碎片,而是被一股無形的、溫暖的力量串聯起來。每一片記憶,每一處風景,都化作了一顆顆閃耀的星辰,一顆顆溫暖的燈火。
下一秒,一條路,在無邊的黑暗與混沌中,豁然顯現。
那是一條由無數溫暖記憶與信念之光鋪就的道路,它散發著柔和而堅定的光芒,穿透了意識的迷障,直指靈魂的深處。
它并非坦途,卻充滿了令人心安的力量,仿佛只要踏上它,就能驅散所有寒冷與迷茫,就能找到歸家的方向。
烏竹眠在混沌的意識之海中,第一次清晰地“看”見了那條路,光芒溫柔地包裹著她冰冷的神魂,無聲地呼喚著,指引著。
就在這指引的光芒之中,一個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帶著獨一無二烙印的聲音,如同穿透層層水幕的驚雷,驟然在她意識深處炸響。
“阿眠……”
那聲音帶著金石交擊般的質感,清越而急切,蘊含著不容置疑的霸道和一絲深藏的恐慌。
是謝琢光!
是她那柄桀驁不馴、醋意滔天卻又與她性命相連的本命劍靈!
是她的……愛人!
這聲呼喚,比任何星光燈火都更加熾烈,瞬間照亮了烏竹眠意識中更深層的角落。
她“聽”見那熟悉的、帶著濃濃不滿和獨占欲的劍鳴:“用我!不許碰那把破劍!”
那是白水鎮地窟深處,面對畫皮妖的絕命反撲時,他傳遞出的最灼熱的信任與力量。
她“看”見那雙熔金般的瞳孔,眼底深處是毫不掩飾的、近乎偏執的醋意與……深埋的關切。
他牽引著她的手臂,將無匹的劍意匯聚于她的掌心,只為與她并肩斬出那湮滅一切的一劍。
她“感”受到劍鞘內,且慢劍身傳遞來的得意洋洋、仿佛在說“看吧,只有我最好用”的意念,那份無需語的默契與親昵。
還有更多……是霜策認主時,他氣得削平了須彌山巔的驚天劍嘯;是日常修行時,他一臉嫌棄地看著她擦拭霜策,嘴里嘟囔著“沾上別人的劍意,臟死了”;是夜深人靜時,他化作劍形安靜懸于她身側,劍身流淌著溫潤的烏光,如同無聲的守護……
烏竹眠和謝琢光,早已超越了劍與主,他是融入了她生命的骨血,成為了她靈魂深處最熾熱、最獨特的光源。
那是愛人的呼喚,是靈魂伴侶的羈絆,是生死相隨的誓。
“阿眠……醒來……”
那呼喚聲再次響起,更加清晰,更加迫切,帶著穿透一切混沌的意志力。
這聲音如同最后一枚契合的鑰匙,瞬間嵌入了那由溫暖記憶鋪就的歸途之路。
師門的溫情是基石,是港灣;而愛人的呼喚,則是那盞最明亮、最執著的引路燈塔。
在這雙重光芒的照耀下,烏竹眠的意識之路瞬間變得無比清晰、無比堅實、無比圓滿。
那不再僅僅是一條歸家的路,更是一條通向所有羈絆、所有愛與被愛的、閃耀著永恒星光的生命之路。
家,是劍廬小院的爐火,是師父師兄師姐的笑顏,是小師弟眼中新生的星光。
家,也是腰間那柄與她心意相通、霸道護短、醋意滔天卻又生死相依的本命劍,是劍靈熔金眼瞳中只映她一人的專注與呼喚。
師門是她的根,是她的岸;謝琢光則是她的劍,她的翼,是她靈魂深處最熾烈的火焰與最堅實的倚靠。
這圓滿的、溫暖到灼燙的認知,如同燎原之火,瞬間席卷了烏竹眠所有的意識角落,驅散了最后一絲冰冷與混沌。
她不再只是“看見”那條路,而是清晰地感知到自己正被那溫暖的光明之路所包裹、所牽引,向著那燈火長明、愛意充盈的彼岸,堅定地……歸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