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書珩認為,有好學之心,是值得鼓勵的。
于是,在杭書珩的撮合下,李成安拜了劉夫子為師,當下便要行拜師禮。
劉嫂子被喊到堂屋里的時候,還有些懵懵的,怎么回事,他們來吃個席,就收了個大徒弟。
拜師收徒,也算一個喜事,宋甯連忙將劉嫂子按坐在劉夫子旁邊的椅子上,然后讓人給李成安端了茶水過來。
在眾人的見證下,李成安給劉夫子夫妻倆敬了茶,完成了拜師禮。
劉毅帶著妹妹站在一旁,在劉夫子的授意下,歡快地喊了一聲師兄。
這一聲師兄,可把李成安給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鬧了個大紅臉。
他對兄妹倆點了點頭,說今日沒啥準備,回頭會把見面禮給補上。
另外幾人見事情竟然演變成了拜師收徒的地步,都有些若有所思。
他們和李成安也算是同窗好幾年了,平日里也沒發現他是一個多么努力刻苦的人啊!這會兒竟然拜師了,可見是真正認真對待的。
他們將事情設想到自己身上,若是讓他們也拜師讀書的話,便暗自地搖了搖頭。拜了師,就意味著日后許多事情,都要被管束著,想想就覺得太不自由了。
反正他們也讀了多年的書,仍是不上不下,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就指望著自己的后代日后能有出息。
經過杭書珩和劉夫子講了小學堂的教學理念,以及女娃娃也能上學堂后,他們就更加堅定了要將自家的娃送來小學堂的決心,聲稱從縣城來上塘村也不算遠,沒什么不方便的。
既然人家都不覺得有什么不方便,杭書珩還能說什么?自然是點頭同意了他們將自家娃送來的請求。
事情商定后,幾人便迫不及待地隨劉夫子一家去了小學堂,在小學堂里轉了一圈。
參觀完小學堂出來后,李成安便感慨道:“這小學堂,絲毫不比縣城里的一些小書院差,而且,教的東西可真不少。”
“說的是啊!”
另外幾人紛紛附和,縣城里一些專門收剛開盲的小孩童的書院,有些書院的課室甚至還沒這小學堂的一間屋子的一半大。
還有那活動的場地,更是有限,方才他們也都聽了劉夫子的科普,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活動場地太小的話,孩子們活動受限,會影響長個子。
他們聽著,都覺得劉夫子說的非常有道理。再一看這小學堂里那空曠開闊的大院子,孩子們在里面撒歡地跑都沒問題,況且劉夫子還說了,小學堂還有武夫子呢!專門教孩子們一些防身手段的。
這多好啊,花一樣錢,能學到多樣本事,而且束修即便是村里孩子的兩倍,但相較于縣城那些書院而,那也是相當相當的便宜了。
他們倒也不在乎束修,只要孩子們能在這里學到東西,學到本事,他們甚至不介意給小學堂捐點什么。
比如捐些書本,筆墨紙硯等,再不然,捐點銀子,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