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里連公主行刺的八卦都不說了,都在談駱家。<b>><b>r>
    普通人自然無比羨慕。
    權閥門第看不上這點誥命,卻不得不承認,駱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嫁給了雍王,整個駱家跟著走運。
    甭管這些誥命是皇帝與雍王怎樣較量的結果,駱家的女人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身份。
    老夫人、二夫人與三夫人,都是滿面笑容。
    “……派個人追著去趟韶陽,把這份圣旨給大少奶奶。她好運道,去了韶陽這樣的小地方,一個五品誥命,足以叫知府都敬她三分。”老夫人說。
    二夫人去安排了。
    她一直壓抑著狂喜。
    她女兒要嫁給忠誠伯府,二夫人一直覺得自家高攀了,是借了駱寧和侯府的光。
    在親家母跟前,她多少有點沒底氣。
    她總擔心女兒看出來,然后在婆母與妯娌跟前也伏低做小的,從此受人欺負。
    總會有人欺軟怕硬。
    結果呢,女兒婚期定在七月,她在四月得了個誥命,二夫人感覺自己與駱宛的腰板都硬了。
    她高興,眼角見了水光,喜極而泣。
    駱寧真是家族興旺之女。
    “阿寧說了,往后要我們享福。”老夫人對著盛媽媽,也是感慨不停。
    她一把年紀了,這誥命于她沒什么意義,可對于鎮南侯府就不同了。
    多了雍王這個姻親,夫人們又都有了誥命,他們會越來越往上走;連帶著駱宥的妻子,都可以挑個更適合的姑娘。
    “等我百年后,到了地下,有面目見列祖列宗了。”老夫人說,“是阿寧爭氣,駱家才有今天。”
    又道,“有運道,不用早起拜佛。這話不假。”
    駱家從上到下都興奮。
    老夫人特意開了自己的小庫房,拿出銅錢,獎賞了下人;又搭個粥棚,散三天的佛粥給乞丐們。
    三夫人很想宴請,把娘家的親戚都請過來顯擺一番。她這輩子還能得個誥命,做夢都不敢想。
    她娘家還不如二夫人娘家,不少人還在為柴米油鹽發愁,哪見過誥命?她需得彰顯一番。
    老夫人也同意了。
    小門小戶的,想給雍王妃招災都夠不著。
    那就熱鬧熱鬧吧。
    阿寧要是聽說了,只會高興的,她一直盼著家里興旺。
    三夫人要請客,二夫人就附和著要請幾桌,還邀請了隔壁的周家女眷。
    周家這段日子跟駱家走得越發親近了。
    “上次幾位王爺出去打獵,還把周淮叫上了。國公爺聽說了,喜得跟什么似的。”周家大夫人低聲告訴駱家二夫人,“王妃從來不忘舊情。”
    二夫人笑起來,與有榮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