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凰十四年,年初。
康國文武百官在短短幾月經歷諸多波折。
先是去歲御史大夫顧池在年假期間大擺宴席,給朝中文武百官——不管關系好壞、官職高低、京官還是外官,只要是個官都下了一張請帖。六品及以下的請帖,上面內容只是說自己收了一個上族譜的女兒,這是他家天大喜事,諸位同僚務必撥冗蒞臨,沾沾喜氣。
六品以上同僚的請帖就大不一樣了,內容甚至算得上不要臉——顧池攤開講,他給同僚上禮上了十多年了,家里好不容易有個像樣的喜宴,下次還不知多少年以后,同僚們一定不能空手過來。至于隨禮多少,諸君看著辦吧。
文武百官:“……”
這跟直接伸手要錢有什么區別?
他們這位顧亞臺是準備徹底不要臉了?
“如此明目張膽地趁機斂財,他也不怕御史臺——”咒罵之人一想到御史臺就是顧池的大本營,怒火戛然而止,“不成不成,即便此事會得罪他,老夫也絕不能屈服淫威!”
待年假結束,非要參顧望潮一本!
有人表示不是多大事。
顧池這樣的單身漢,上面無父母,膝下無子嗣,中間連個正經老婆都沒有,家里想設宴請賓客撈回一點禮金的名頭都沒,確實挺吃虧。反觀其他同僚,老父母整壽大宴賓客,老夫老妻銀婚金婚賓朋滿座,膝下子女加冠及笄也辦酒席,關系好的同僚上禮都上麻了。
這還不算各家添丁進口的滿月周歲宴。
想想顧池上禮多年,也是不容易。
不過,也有人笑罵兩聲的。
諸如秦禮康時等人。
褚曜膝下有倆視若己出的學生,祈善早年就過繼了女兒祈妙,這倆單身漢還能借著林風祈妙等人當借口設宴收禮,秦禮跟康時幾個是毫無辦法,逼得羅殺都想要找人成婚了。
岸上的人情往來實在讓魚頭禿。
趙奉:“我說什么來著?公肅當年還不如聽了我的建議,從我孫輩中過繼一個走。”
秦禮無奈道:“又不是心疼這點禮金。”
趙奉道:“積少成多,集腋成裘。”
秦禮也不是獨來獨往的孤狼,他身邊的關系網可大了,早年跟隨他的舊部,哪家哪戶有個喜事不要上禮?趙奉都懷疑秦國公的俸祿全部填了人情往來的坑,實在是聞者傷心。
秦禮:“……”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秦禮回家之后,讓管事將歷年隨禮賬目送過來,越看臉色越黑。跟祈元良不同,祈元良滿朝皆敵,心情不好的時候,路過的狗都要被他唾一口,而秦禮人緣則是百官數得上得好。這就導致一年到頭都有人情往來,人情花銷剎不住。在管事冷汗直冒下,他嘆口氣。
“收起來吧,記得備一份厚禮,明日送去御史大夫府上。”盡管送禮賬目有些驚人,但秦禮也沒因此多在意,一來賬目沒有赤字,二來也沒影響他生活,三來也沒拖欠府上人員的薪水。哪怕未來幾十年,要隨禮人家再多一倍,他也隨得起,不用擔心府上會破產。
如此,便沒必要巧立名目要回禮金。
3」∠?
秦禮更擔心另一件事情:“近來也沒聽說顧望潮手中拮據,他這個養女又打哪來?”
此前沒聽到一點兒風聲啊。
總不會御史大夫也遭遇官債騙局了吧?
隨著境內各地經濟快速恢復繁盛,不少黎庶手中也有了點積蓄,便有心懷不軌之輩盯上這點積蓄。這些年民間也破獲了百多個類似當年金栗郡官債的官債(龐氏)騙局,套路都是老一套,各地州郡官府也極力宣傳詐騙的常識,但架不住騙子會躲藏,花樣輪著來。
甚至有幾個京官深陷其中。
虧得最慘的還是幾十號富戶。
攏共被騙子卷走了五百多萬白銀。
按理說康國統一四方大陸,上天入地也能將騙子抓回來,追回贓款,可偏偏為首的騙子頗有來歷。用魏樓叔侄的話來說,想從二十等徹侯手中弄回這點,確實是不太容易啊。
沈棠:……不是,為什么還有沒登記在冊的徹侯?你倆這反應,明顯認識對方?
魏樓坦然道:自然認識。
畢竟也是當年共事過的老伙計了。
一個非常有經商賺錢天賦的老財迷,除了金銀,其他東西一概不感興趣,最喜歡坑蒙拐騙,因為他的武者之意就跟“誆騙”二字有關。魏樓還以為對方早就死在哪里了,沒想到現在還活著,并且還活到了二十等徹侯境界。
官府要捉拿他,那真是非常不容易了。
沈棠:……武國舊部都是什么奇葩?
這個論斷自然無法讓魏樓服氣的,他反唇相譏:康國百官似乎也沒正常到哪去。
半斤八兩罷了。
盡管有難度,但這筆錢還是要追回來的。
沈棠將任務派給了魏城。
對付二十等徹侯,自然只能同級別出馬。
可惜,這個案子迄今還沒破。
為了讓百官提高對詐騙的警惕,主上預備將被騙名單羅列出來,但架不住受害者極力阻攔:嗚嗚嗚,主上千萬不要!若是張貼出去,吾等如何面對同僚,如何立足啊……
秦禮懷疑受害者里面有顧池。
顧池:沒有,我不是,別冤枉人!
他只是單純找個由頭湊一下兩年年假的活動贊助,同僚們非常給力,顧池收禮收到手抽筋,一張臉都要笑爛了——此前送禮,他跟白素是各送各的,相當于同時隨了兩份禮。
這次擺酒席只能收回一份,太虧了。
白素由著他,也發了請帖。
于是乎,收到請帖的官員發現這倆收同一個女兒,酒席也只有一份,但要收兩份禮!
不是,這義女也能拼的嗎???
“說你蠢你還不信,這不明擺著顧相與白柱國私下往來親密如一家嗎?不過,這倆這么搞確實是很不要臉了……待初七年假結束,老夫絕對要參顧相一本,免得他走歪路!”
好友聞,頓時露出欽佩之色。
好家伙,明知道顧相跟白柱國有干系,好友也敢參一本,這跟同時得罪倆人有區別?
“哼,威武不能屈是吾輩道義!”
參他倆怎么就不行了?
初七銷假,初八復工,驚雷炸翻全場。
御史臺不見顧望潮,主持御史臺事務的人是左右兩位御史中丞。顧池跑出去度年假!還是一口氣度兩年年假!預備掏出袖中奏章的官員懵了懵,打好的腹稿也沒了用武之地。
不是,這廝怎么跑去度假了?
這不是兩個月,而是整整兩年啊!
他也不怕兩年之后回來,御史臺徹底沒了他的位置?他這位御史大夫變成吉祥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