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極殿召開的這場大朝,臧浩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向天子稟明此前數月間,被錦衣衛抓的這些魑魅魍魎,奸佞敗類,到底是怎樣露了馬腳,又如何會被錦衣衛查到,具體到每個人都做了什么,這些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楚凌想叫滿朝文武知曉,北虜此前向大虞派遣了暗樁,并組建鳳羽司來專辦此事。
隱秘戰線的對弈和交鋒是復雜的,尤其牽扯到國與國之間,想要占據主動與優勢,就必須要有棋高一手的前瞻性,更要有足夠的耐心,強有力的手段與反制才行!!
將北虜所轄鳳羽司公之于眾,是楚凌深思熟慮后做的決斷,正如這場大朝的召開,同樣是這個道理。
在楚凌的眼里,這場大朝的召開,其實是一次階段性成果的展示,這不止是叫中樞文武百官知曉,更是讓全天下知曉。
“臣…吏部尚書,史鈺,有本要奏!”
由臧浩引動的情緒變動,尚沒有讓不少文武消化,朝班前列站著的史鈺走了出來。
臧浩退回朝班時,史鈺的余光瞥了眼臧浩。
對眼前這位青年,史鈺是有敬佩的。
據他知曉的情況,以臧浩為首的錦衣上下,乃天子恩養的戰爭遺孤,致殘將士子弟,在短短數載下,就能成為取締六扇門的存在,這可不是尋常人能辦到的,可偏就叫臧浩他們辦成了。
查到鳳羽司這等隱秘組織,且還是對大虞社稷危害極大的,在這場大朝結束后,朝野間針對錦衣的種種,勢必會發生一邊倒的趨勢!!
楚凌想要促成的勢,在他的文武大臣之中,已經有人揣摩到了。
“講。”
當楚凌的聲音響起時,太極殿內外的態勢,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一些大臣已看出今日大朝的不尋常。
“啟奏陛下!”
在道道注視下,史鈺作揖拜道:“自臣赴任吏部,出任尚書一職,對我朝中樞及地方風氣倍感憂慮,僅是臣知曉的,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徇私舞弊,官紳官商勾結等,已嚴重威脅到我朝根本!!”
該來的終究是來了。
當史鈺講的這些話,被朝班中的不少大臣聽到,在他們的心底無不生出一個想法,而這一切都源自于在此之前,吏部于中樞層面,向京畿道試行了新制,即高薪養廉,這是繼史鈺提出銓選改制后的,又一向引發朝野震動的新制。
高薪養廉顧名思義即提高官吏待遇及俸祿,以此來阻止貪腐等各類現狀,達到凈化官場風氣的目的。
只不過該制一經問世,在京畿道試行開來,就引起不小的爭議與風波。
贊同此制的就不說了,跟高薪養廉的初衷是一致的,而抨擊的,詬病的,反對的,那是有著不同觀點的。
如御史大夫暴鳶就提出反對,一味地只增加各級官吏待遇及俸祿,卻不對監察進行強有力改動,或許會讓一部分官吏,不會向不好風氣低頭,但是余下的官吏中,是否會以此受到刺激,從而在暗中通過權力來謀取私利?
再者將貪腐等不良風氣,皆寄托于高薪養廉一制,而不對別的有所動,那官場吏治或許短時間內會不一樣,可時間長了勢必會滋生出各種問題了。
暴鳶這些觀點在朝中,在虞都傳開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為此他們是各自闡述著自己的觀點,而在此風波下,以暴鳶為首的御史臺,先后彈劾了一批在戶部、光祿寺、衛尉寺、國子監、軍器監、都水監、少府監、將作監、欽天監等有司的官吏,而他們所犯種種罪證皆被公之于眾,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這在當時,讓史鈺及吏部上下,全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這還不算完呢。
其實在暴鳶明確反對時,時任尚書省左仆射兼戶部尚書的蕭靖,對此也對外表明了自己的擔憂。
高薪養廉一制是好,可國庫是否能支撐住這筆額外開支?
而在那一時期下,蕭靖在干什么?
以所持陳堅案,對戶部及別的有司,甚至是地方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審查,為此有不少人被彈劾待參。
這其中就包括尚書省右仆射溫紹!!
其實話說回來,在史鈺沒提出高薪養廉一制前,蕭靖的所作所為,已在朝野間引起大震了。
很多人都在猜想蕭靖之所以如此,是跟此前所提商稅謀改,沒有達到預期成效,故而才掀起了政治清算!!
而那時的暴鳶在干什么?
循著蕭靖的動作,帶領著御史臺彈劾一批官吏。
而在當時的大環境是什么?
是西川、北虜兩國使團相繼離開大虞,兩國使團突然離開,不再想著通過聯姻修復關系的原因,是因為宗慶道出現了叛亂。
總之在孫斌一行奉旨密赴北疆后,以大虞中樞為首的整體態勢是動蕩的,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處,即深居大興殿的天子。
在太皇太后薨逝后,今上能否應對這復雜局面,其實有很多是持懷疑態度,是持不信任態度的。
畢竟在這些人的內心深處,認為今上在此之前,能夠取得如此多成效與威懾,那都得益于太皇太后在后的支持。
更有一些人妄加揣測,會不會此前的種種變動,其實并非是今上一力促成的,而是太皇太后在后促成的,不過卻將這一切都安在了今上身上。
“……在吏部試行高薪養廉期間,京畿道刺史府,下轄諸府州眾縣,皆足額領取所發養廉銀,然在吏部所派暗訪四下巡察,卻發現其中有一批官吏,依舊與先前無疑,在其位不謀其職,遇事推諉敷衍!”
可隨著史鈺講的話,被滿朝文武聽到后,不少人露出驚詫錯愕之色。
暗訪巡察?!
這在史鈺提及的高薪養廉中可沒有提及啊!!
“竟有此事?”
楚凌向前探身,眼神冷冷的盯著史鈺。
“此事乃吏部反復核準。”
史鈺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奏疏,眾目睽睽下便跪倒在地上,“此疏,乃吏部不少職官聯名之奏,如若摻假,臣愿接受任何懲處!”
“臣附議!”
“臣附議!!”
朝班之中,一些吏部官吏紛紛走出,在不少震驚注視下,他們齊刷刷跪倒在地上,面朝天子作揖拜道。
這!!!
當這一幕出現時,不少人察覺到了不對,尤其是在吏部任職,但卻對此毫不知情的,他們更是寫滿了難以置信。
“呈上來!!”
可他們的情緒,作為大虞天子的楚凌,又怎會在意呢?
隨著楚凌的聲音響起,李忠快步朝史鈺走去,在拿起眼前奏疏時,不少人的心跟著揪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