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種地何干?”姜維不滿道:“孩兒既已行冠禮,就該做大事了。”
“你……”姜冏氣得直咬牙,對這個越來越叛逆的兒子倍感無奈,當著諸葛亮的面又不好斥責,只好向諸葛亮抱拳道:“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還請先生給評個理。”
諸葛亮問道:“汝冠何字?”
姜維答道:“伯約!”
諸葛亮頷首道:“約者,束也!汝年輕氣盛,當以此為戒。”
姜維雖然不服氣,但對諸葛亮還是十分敬重,躬身道:“是!”
諸葛亮又道:“吾與士元因常年在軍中,對伯約疏于管教,你又早離開荊州,否則襄陽麒麟必有你一席之地。吾觀汝性淑忠厚,思慮精密,文武兼備,實涼州異才,可為天水麒麟兒矣!”
“當真?”姜維聞猛然抬頭,雙目放光。
姜冏忙道:“軍師休要謬贊,此子本就眼高于頂,恐他因此浮躁,釀成大禍。”
諸葛亮笑道:“璞玉雖需雕琢,亦當溫養。公以勤苦訓子,雖用心良苦,卻如斧鑿刀劈,未免暴殄天物。”
姜冏請教道:“軍師有何高見?”
諸葛亮道:“伯約既已長大成人,又胸懷大志,何妨隨吾前往軍中,既為歷練,亦為彌補先前錯失之憾。如今你我再見,足見師徒緣分未盡,亮雖不才,愿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未知明公意下如何?”
“啊這?”姜冏大驚,沒想到諸葛亮竟對姜維如此重視。
還未反應過來,姜維已經撲通一聲跪在黃土中,不顧塵土叩首:“姜維愿追隨先生左右,早晚聆聽教誨。”
“快快請起!”諸葛亮上前扶起姜維,為他擦拭塵土,慨然道:“汝有所不知,士元當初帶你到襄陽,其實乃是受漢王指示。”
姜冏大驚道:“彼時犬子不過十歲,漢王如何知道他?”
諸葛亮仰面觀天,春風輕拂,緩緩道:“漢王乃天命之人,自有識人用人之能,非吾等所能料也!吾觀伯約亦非凡才,此番收他,既為傳道,亦為主公分憂!”
“如此便有勞先生費心了。”姜冏也大喜過望,再看向姜維的目光,盡是溫情和期待。
心想此子難道注定命中富貴,幼年時就被龐統點名收走,如今又被諸葛亮器重,被臥龍鳳雛同時看中,姜家祖墳要冒青煙了。
姜家也是天水世家,四大姓之一,姜冏以子為榮,當日便將消息放出,遍撒名帖邀請郡內宿望,為姜維舉行拜師之禮。
諸葛亮本想一切從簡,但難得姜家如此熱情,又喜愛姜維之才,便只好任他宣揚,借此機會了解天水人情倒也不錯。
次日姜家大排筵宴,盛情邀請諸葛亮,郡內名流皆慕名而來,此時的姜維才不過十五歲,天水麒麟兒的名號不脛而走。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