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劉琦 > 第656章 師徒緣分

      第656章 師徒緣分

      諸葛亮在長安得知消息,命蘇則暫代北地郡守,因念李符護民之功,于北地河岸為其立碑,供百姓祭奠。

      收復賀蘭山下土地,于靈武修葺邊塞,收漠北流民,屯田安置,保塞匈奴一部分遷徙至隴上,與氐羌雜居,其余安置在北地郡之南,長者劃分田地,幼者就近到左馮颯求學。

      司馬懿已到西涼,諸葛亮等不得馬鈞改造連弩成功,將關中之事交由鐘繇,到陳倉與黃忠會合,一行人往金城進發。

      行至天水已是二月,大地回春,一場春雨阻止大軍行進,只好暫住于冀城,諸葛亮閑來無事,便到隴上巡查春耕之事。

      隨著屯田廣泛推廣,各地田地重新規劃,水渠縱橫,耕牛遍地,曲轅犁已經普及,耕地效率更高,還有試種兩年的胡豆種子發到各地,產量比原先提高許多。

      隴右黃土肥沃,正適合種植麥粟,此時正翻耕土地,準備播種,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諸葛亮頭戴斗笠,手持木杖,腰后插著羽扇,緩步走在田埂上,仿佛又回到了隆中之時。

      正漫步而行,忽見田間一人棄了犁耙,扔了牛鞭,卻是個少年,大叫道:“好男兒當報國建功,豈能面朝黃土,虛度光陰?”

      “混賬!”坐在水渠邊一人起身大罵道:“你這逆子,才去了中原幾年,便眼高手低?那諸葛孔明也是種地出身,若無才學,口出狂只會惹人恥笑。”

      那少年道:“孔明種地,是因報國無門,避亂隱居。孩兒只是回鄉省親,尚有大好前程,怎能與蠢牛為伴?”

      那人大怒,撿起牛鞭便打過去:“你這孽畜,你罵誰?”

      “孩兒說的是牛!”那少年指著耕牛,狼狽而逃,正往諸葛亮這邊而來。

      諸葛亮看清來人,不禁大笑,招手道:“姜維賢侄,怎能惹令尊動怒?”

      那少年正狂奔,陡然停下,待看清斗笠下的人,頓時大喜,趕忙跑過來抱拳道:“諸葛先生救我。”

      后面追來的正是其父姜冏,正為天水功曹,他們耕種的這一片正是官田,劉琦規定官員必須親自下地,體會老百姓種地不易,方知治民之術。

      “軍師怎會到此?”姜冏見是諸葛亮,也大感意外,扔了鞭子過來見禮,瞪了姜維一眼:“下官教子無方,讓先生見笑了。”

      諸葛亮看著姜維,滿眼含笑,問道:“吾聞賢侄在襄陽三年學期已滿,早回家鄉,不知所學如何?”

      姜冏嘆道:“愚鈍之才,一無是處,只會夸夸其談,倒敗壞了鳳雛之名。”

      原來龐統將姜維帶到襄陽后,卻因常在軍旅無暇指教,便交給諸葛亮教導,但未過多久,關羽在南陽出兵,諸葛亮北上,又將姜維托付給水鏡山莊。

      中原戰事吃緊,軍務繁忙,轉眼便是兩年多,姜維也長大成人,因思念父母,來信道別,回歸家鄉,諸葛亮常因此嘆息。

      此次經過天水,本打算見一見姜維,卻因姜冏不曾提起,自覺心中有愧,不便主動提出,沒想到卻在這里遇到了。

      姜維抱拳道:“聽聞先生途徑天水,學生本打算從軍追隨左右,但家父卻說我年幼無知,不讓出門,只叫我白日耕種,晚上看書,早起還要練武……這日子沒法過了。”

      “混賬,你講的什么話?”姜冏怒斥道:“玉不琢不成器,不經磨礪,將來如何擔當重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