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熙年原本是出來躲一躲,透透氣,結果愣是拖了小半年回不去。
這還沒什么,最叫他頭疼的是當地的動蕩局勢,流民□時有發生,今兒把這邊的撲滅了,明兒那邊又鬧了起來。
煩不勝煩不說,似乎還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再者說了,鎮壓吃不起飯的老百姓算什么本事?心里無限的憋屈冒火,可是皇帝不發話讓自己回去,又不能隨便離開,真不知道這種局面何時才能停止。
甚至也想過了,這一趟差事功勞肯定是沒有的,罪過一定少不了。
先是糧食出了問題,回去事情一曝光,國舅爺那邊自然不會乖乖認了,自己就是一個現成的替罪羊。
即便主要責任不在自己,順道把人拉下水攪混了也是好的。
接著又是流民□,并且鎮壓了一個多月,官兵們又缺衣少食的,早疲憊了,不知道哪天就要鬧出大亂子!
這件事是自己在負責,那么流民□屢禁不止,主要責任自然是自己身上,想推都沒法子推,……萬一官兵們再鬧出嘩變,只怕國公府也會受到牽連。
奇怪的是,父親怎么一直沒有回信送來?
難道京城里出了什么事?
羅熙年越想越覺得心里不安,叫來了倚松,正打算讓他帶著人回京城一趟,好歹報個準信兒回來。
誰知道話還沒說完,掃藥就跟著跑了進來,急道:“老爺,聽說鄠縣那邊又有人鬧起來了,趙大人讓人來請老爺過去呢。”
“又鬧?!”羅熙年快要被折磨瘋了,----根本一刻都不想在呆下去,只想回到玉儀的身邊,守著她和明珠,還有肚子里的小家伙。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妾室問題鬧的。
自己真的有那么需要侍妾嗎?這幾個月在外頭,沒有女人不也過了。
雖說有著事情忙亂的原因,可是自己心里頭惦記的還是小辣椒,只想和她膩歪在一塊兒,而不是趕著去收幾個女人,發泄一下男人的**。
再著說了,嗯……,小辣椒本身十分有趣。
羅熙年越想越盼著回去,越想越牽掛玉儀,跟從前兩個人蜜里調油的日子相比,現在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忍不住嘆了口氣,----只要自己能夠平平安安回去,不被國舅爺的事牽連上,以后就守著小辣椒和兩個小家伙,再也不想別的事兒了。
----人在低谷的時候,對生活的要求也總會低一些。
羅熙年正在浮想聯翩之際,府丞大人親自趕了過來,歡喜道:“羅大人,剛剛有糧車進了城,被百姓們圍住了,咱們趕快過去瞧一瞧吧。”
“糧車?”羅熙年哼了一聲,不可置信道:“還有糧車敢來這種地方?這不是肥肉掉進了狼窩里嗎?”
“聽說是京城百姓義捐出來的糧食,有官兵押送呢。”府丞大人喜得直搓手,“只要有了糧食吃,誰還有精神頭兒造反?咱們這些人也就輕省了。”
“還有這種好事兒?”羅熙年心下納罕,腳下沒再耽誤,趕緊整了整衣服帶著人出去,一到城門口就看見一個熟人----容珮!
百姓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好不容易才帶著官兵開路擠了過去。
“嘖嘖……”容珮正站在一輛馬車上面,俯身搖了搖頭,夸張道:“這才幾個月功夫,人都瘦了一圈啊。”
“廢話什么?”羅熙年往后面打量了一眼,一輛一輛的馬車上,對著大包大包鼓鼓的麻袋,居然一眼望不到頭,“怎么回事?”
“好事,咱們等會細說。”容珮站在車上吆喝了幾嗓子,“安靜!安靜!”順手扯了糧車上的“義”字旗,高聲道:“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分到糧食,按人頭來算,大家都去糧倉門口排隊,一個一個的來!不許亂,違者先打二十大板!”
“行了,行了。”羅熙年吩咐府丞帶人維持秩序,把他拽了下來,“你先跟我回府衙把話說清楚,我這會兒還糊涂著呢。”
容珮是個急性子,哪里會真的耐得住慢慢細說?在路上的功夫,就把玉儀進宮捐嫁妝,然后得了皇帝賞的“義”字,后來又是如何募捐、如何分派,舌燦蓮花般的飛快說完了。
羅熙年反倒怔住了,“你沒騙我?”
“騙你做什么?”容珮大大咧咧進了府衙,找了椅子一屁股坐上去,自己胡亂揉著后背,抱怨道:“你家的刺玫瑰非要我來一趟,說是別人來不放心,要不然吶……,我才懶得過來看你呢。”
“可是……,她還大著肚子。”羅熙年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遇上這等爛攤子,小辣椒不知道擔了多少心,操了多少神,自己反倒要一個女人去奔波。
容珮嘆氣道:“有什么法子,你們家老爺子病了……”
“老爺子病了?!”羅熙年頓時坐不住了,----難怪這么久都沒有信,難怪小辣椒會挺著肚子四處奔波,原來家里出了這么大的事!
“你別急啊。”容珮勸了他一句,“老爺子身體應該沒事,就是有點……”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有點迷迷糊糊的。”
這還算沒事?!家里只怕亂成一鍋粥了吧。
羅熙年額角青筋直跳,手上緊緊握拳。
“你急也一時飛不回去。”容珮嘆了口氣,又道:“趕緊的,咱們把義捐糧食的事辦完了,你也就可以回去交差了。”清了清嗓子,“咳……,再說你媳婦厲害的很,你這一回去,保證啥事兒都沒有。”
羅熙年覺得心疼,小辣椒不知道累成什么樣子了。
容珮還咕噥了一句,“唉,這潑辣的也有潑辣的好處。”
眼下的玉儀,還真的有一點小小的麻煩。
因為唐氏一臉焦急的找了過來,語聲悲痛的訴說了一個壞消息。
有關孔老太太如何憂心、如何想念自己的二兒子,以至邪風入體身體漸虛,最后竟然一病不起,已然出現彌留之際的跡象。
唐氏一面抹了淚,一面紅著眼圈兒問道:“家里來信催得急,你爹已經告了假準備要回去,這往后……,可有好幾年見不著姑奶奶了。”
這話說得不倫不類,----難道看望婆婆還比不上見女兒?更何況,自己又不是她肚子里爬出來的。
玉儀心下了然,這是唐氏不愿意回到四川去。
一來沒有公婆的日子多輕松啊,孔家后宅唯我獨尊;二來婆婆病得厲害,十之□怕是養不好了,那么丈夫就得丁憂三年守孝,誰知道三年后是個什么光景?雖說有國公府罩著做官,但是到底不比呆在官位上強。
可這種事,玉儀不方便插手也絕對不會插手。
第一,自己巴不得孔家的人回四川;第二,哪有做孫女的,攔著父親不會看望祖母的?第三,假如孔老太太真出了事,丁憂三年是孝道是規矩,做官的沒有幾個避得開這個坎兒。
那種所謂“奪情”的,至少也得做個宰相閣老什么的。
便宜爹那種芝麻綠豆官兒,難道還要皇帝下旨“奪情”?不是徒惹人笑嗎?況且便宜爹雖然沒有良心,但未必就是個不孝子吧。
唐氏心里一腔苦水無處訴,眼見玉儀無動于衷,心下更是沉了沉,但也知道不回去守孝不可能。今兒過來,主要想說的還是另外一件事,“萬一老太太……,唉,我只怕耽誤了嬌姐兒。”
玉嬌是未出嫁的孫女,如果孔老太太沒了,按道理得為祖父母守孝一年,那么這一年自然不能婚嫁。
不然違背了“孝道”二字,是要被人恥笑的。
----可是玉嬌還不到十三歲,等一、兩年完全等得起,再說這又關自己什么事?自己不去對她落井下石,也沒閑工夫去熱血操心。
唐氏見她一直不說話,只是微笑,心里不免有些打鼓,聲音略細,“我是想著,雖說嬌姐兒年紀小不差這一年,可是單家大爺年紀不小了,這婚事……”
一副巴不得快點把玉嬌嫁出去,千萬不要黃了這門親事的樣子。
“那太太的意思是?”玉儀微微一笑,反正自己是不會發表看法和意見的,即便是從道理上來說,也沒有姑奶奶去管娘家人的事兒。
唐氏無法了,只得繼續道:“玉嬌現下成親小了點兒,我想著……,不如先提前日子過了門,等到明年了再圓房。”頓了頓,“也不知道單家的人怎么想……,況且嬌姐兒是姑娘家,咱們主動要求提前日子,未免有些掉了身價。”
玉儀微微沉吟,轉了好幾個圈兒才算明白過來。
唐氏這是不想自己去提,一來掉了孔家的面子,二來估計擔心孔仲庭不愿意,所以大有借國公府的威儀一用,好壓得單家主動把吉日提前。